第A08版:建筑钢结构

聆听八角湾畔潮涨潮落 见证烟台新地标强势崛起

——中冶钢构山东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及金属屋面建设纪实

古有鲁班巧夺天工,今有匠人传承匠心。拥有数个“烟台之最”的山东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是烟台市的重点工程和八角湾片区的超级地标,总用钢量达6.5万吨——相当于9座埃菲尔铁塔、43个“城市之门”烟台火车站的总用钢量,中冶钢构承担了钢结构工程最大的一个标段,用钢量达4.5万吨,这也是中冶钢构整合成立以来承建的规模最大的会展类钢结构项目。作为国内大型钢结构建筑企业的项目团队,自2020年4月进场,烟台八角湾项目部深感责任重大,不论公司还是社会都在关注着这个巨型钢柱编织起的庞然大物。

迎难而上 擦亮新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企业品牌优势

中冶钢构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新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企业,聚焦“高大精尖优特”项目,匠心打造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国家体育馆、中国国家会展中心、广州白云机场、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迪士尼、科威特中央银行大厦等一系列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品牌工程。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是集展览、会议、餐饮、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会展服务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烟台黄金滨海岸线上的新地标和烟台会展文旅的新名片,对于擦亮中冶钢构品牌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经理胡毅表示:“这个项目属于烟台市重点政治工程,社会关注力和影响力大,公司要求确保‘鲁班奖’‘钢结构金奖’‘金禹奖’,安全、质量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他说道,“项目钢结构覆盖面积大、结构体系较为复杂,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如此复杂的大体量钢结构施工已然是个挑战,但对我们最直接的挑战是整个“云浪”形屋盖的施工,这需要将数万个异形的钢构件进行高空拼装,光是前期建模模拟施工就很是‘烧脑’。当时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保履约就是命令,中冶蓝就是战袍!在这样的压力下,中冶钢构项目团队迎难而上,承担起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及金属屋面工程的建设任务,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精神,匠心铸造“钢”的“城”。

波光粼粼 八角湾畔掀起温柔“云浪”

海陆雄关,海岸仙境,举世瞩目的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正巍然而起……该建筑造型突出“云浪·银贝”主题,连绵起伏的形态犹如天边自由的白云,悠然飘荡;又如蔚蓝大海上翻腾的波浪,气势磅礴。

烟台会展中心钢结构施工是整个工程质量和技术含量最直观的体现:会展中心展厅为主跨66.7米+大悬挑异形型钢平面桁架的框架结构,“云浪”形屋盖整体弧度优美,造型轻巧,屋盖杆件节点标高各不相同,形状大小各异的钢构件达数万件,项目团队既要保证框架柱施工中的稳定性,同时需要兼顾“云浪”形的钢桁架不会变形,这对钢结构的深化、加工及安装难度成几何倍数增加。经过数次建模验算、多种方案对比,项目团队才最终确定下“大跨度桁架无临时支撑安装法”和“多层桁架综合安装法”施工方案,整个工序是先安装一层钢柱,再进行二层钢梁的装配,这样一层一层安装到屋面桁架,最后进行金属屋面系统安装,这对加工及施工资源的需求和匹配要求极高。

为了更好地实现设计意图,项目团队应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放样,结合三维图纸拼装构件模块后再进行分段吊装定位焊接。“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是个细节决定成败的细活,上万个构件的拼装更是要求精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总工程师张明启回忆道,“施工过程中,我们一次次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冲关成长起来,为今后会展类钢结构工程施工积累下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创新引领 核心技术铸造万吨“钢城”

烟台国际会展中心展厅屋顶由钢桁架组成,主桁架长66.7米,重达40吨,由近100个箱型和工字型、壁厚20毫米不等的钢材焊接而成。桁架每根曲线不同、造型不同,整体在地面上进行拼装,需8名焊工24小时焊接整整2天才能完成。这样的“骨骼”在5个展厅中有近200个,全部由履带吊吊至50多米高的承重柱框架一根一根构建出这个万吨“钢城”的整体“骨架”。施工过程中,大型履带吊如何进入跨内地下室顶板上部进行作业,是关键性技术难题。

为解决这个难题,项目部领导带领团队亲自到施工一线现场进行勘察,收集资料,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多次建模计算及施工模拟,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团队设计出大型履带吊上楼板行走栈桥方案:计算好栈桥行走路线,在做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提前做好预埋件,铺设好钢结构栈桥轨道,分散传递荷载,确保原设计结构的安全,让大型履带吊通过栈桥走进建筑内部进行吊装作业。“举个简单的例子,冒险电影里怎样营救误闯沼泽地的伙伴?两只脚踩上去直接就陷下去了,要铺上木板一类的东西增加受力面。260吨重的履带吊能安全‘走’上地下室顶板上部,钢结构栈桥就起到了‘木板’的关键性作用。”张明启介绍道。同时,工程整个屋盖桁架均采用地面拼装成整体后进行吊装并采用大跨度无临时支撑胎架安装技术,构件拼装、吊装量大,施工精度和施工安全需要严格管理。

大型履带吊上栈桥整榀桁架无临时支撑吊装方法和多层大跨度错位综合安装方法,解决了地下室顶板跨内大型构件吊装的难题,这样的施工工艺在山东省内属首次使用。

精益求精 探寻效率与质量的“最大公约数”

烟台会展中心钢结构及金属屋面工程是“鲁班奖”“钢结构金奖”“金禹奖”评奖项目,项目团队将质量看作生命,一丝不苟、层层把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采用BIM技术3D建模,以参数化设计提供精准数据坐标来提高数据参数化管理,提高安装精度及材料加工精度;运用空间技术模型校核与分析,将设计施工一体化,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升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每道工艺施工前进行局部样板领路的试装,项目主要技术、施工人员全程参与,确认工艺安装方案可行后再进行施工。

张明启对此把控得几乎苛刻,“质量体现在这个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之处,不严把质量怎么能把‘精品’拿得出手,讲的就是精益求精。”他说道,“讲究质量的同时,我们也重视效率。项目大干,多个作业面同步施工,效率上不去,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工期。”自2020年6月B区主体结构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冒酷暑、顶严寒,同步建设5个单体和7个展厅,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历经7个月完成了主体钢结构总量高达4.5万吨、最大跨度长达66.7米的钢结构体系拼装、吊装作业,高峰期月安装量高达1万吨。

2021年1月19日,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工程正式竣工,标志着整个工程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阶段圆满收官,施工正式进入全力推进金属屋面施工的重要阶段。“虽然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当时整个项目团队的干劲是前所未有的,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热血澎湃,”胡毅说道。

百舸争流千帆进,挺立潮头再远航。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建党100周年和中冶钢构“一五”战略规划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乘势而上,起而行之。 (周敏 郑植宇)

2021-04-01 ——中冶钢构山东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及金属屋面建设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159.html 1 3 聆听八角湾畔潮涨潮落 见证烟台新地标强势崛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