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纪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近年来,江西省永新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四精”建设理念,抓重点、补短板、提亮点,全面启动城市更新工作,营造了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主要是做好“疏、建、改、管”四篇文章。
“疏”:侧重于加减法
规划水平决定了城市品位。永新县围绕“山水禾城、人文永新”的城市定位和“一江两岸、一城四区”的发展格局,做好城市空间规划,疏导城市功能,主要做好加减法。
加法,就是增加老城区配套功能。新建了15个社会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18000余个,方便了市民停车;打通了六条“微循环”道路,改造了东西南北四个进城出入口,共计10多公里,便捷了市民出行;改建了4个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便利了市民购物。减法,就是把非中心城区的功能转移出去。在城市周边建设电子商务园、冷链物流园、仓储中心和4个大型货车停车场,让非中心城区的部分功能向新区、郊区、园区转移;在东跨北拓西扩南延的西扩区规划了700余亩的城市拆迁集中安置区,引导一城四区的拆迁户全部安置在这个区域,对腾出来的空间多建小游园、多建小夜市、多建停车场。
“建”:坚持“五小理念”
永新县在建设过程中不主张大拆大建,严格按照“小马路、小广场、小拐角、小绿地、小地块”的五小理念,重点在补功能、畅交通、治污水、提品质、惠民生上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突出“留人、留形、留神韵”。
建设内容更精准。围绕群众需求谋划、建设、推进项目,启动建设了仰山公园、2个社会足球场、4所公办幼儿园、6所医院改扩建工程,1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项目,让城市更惠民;建设内涵更精致。纵深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邀请国家级专家组成“大师工作营”,以古城改造带动老旧城区功能迭进。让城市更韵味;建设标准更精确。将城市建设“美”的元素融入城市更新中,推进了大美秀水文旅综合项目,建成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了污水管网提标改造、实施了袍陂景观绿廊以及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建设,让城市更宜居。
“改”:突出“修旧如旧”
鉴于城市历史悠久,尤其建筑年代不一、风格各异、特色千秋,永新县不是简单地把它们统一整合起来,而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改造基础设施、改观城区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优居住环境”的思路,妙用“九见”工作法,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以便让这座城市留下记忆,记住乡愁。
见水排水,实现雨污分流;见线隐线,实现管线落地;见网拆网,实现防盗网内置;见脏治脏,实现垃圾分类;见路整路,实现路面平坦;见平改坡,实现防雨护墙;见缝插绿,实现空地覆绿;见隙划位,实现空间利用;见利让民,实现不与民争利。
“管”:加大“五面整治”
永新县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加大县城环境“五面”整治,从而在城市更新中大放异彩。
街面整治:占道经营整治。严禁店外经营、马路市场;严禁在人行道上设置固定商店和流动摊点;严禁店外维修清洗车辆及加工制作门窗。交通秩序整治。城镇主要街道划出停车位,主要三岔路口设置红绿灯。禁止机动车、摩托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禁止沿街店面长期霸占停车位,清理占用停车位的“僵尸车”。环境卫生整治。做到“六无七净”,“六无”即“无路面堆积、无果皮纸屑、无砖瓦土石、无污泥积水、无灰沙带、无破损路面;“七净”即“路面净、边角净、沟眼净、树穴净、人行道净、花台周围净、垃圾桶果壳箱净”园林绿化整治。做到“树美苗齐”,“树美”即主干道行道树不得有挂衣服、挂拖把、挂杂物等,树池内不得有杂草、杂物、垃圾等;“苗齐”即花坛内灌木草坪修剪整齐,无杂草丛生、无垃圾成堆等。市政设施整治。整治城区主干道及人行道凹凸不平、破损积水现象;整治城区公共设施破旧、污损现象;整治城区各种窨井盖损坏、丢失现象;整治城区废弃的路灯杆、电线杆现象。柱面整治:清理电线杆、路灯杆、控制柜等立面的垃圾广告、废旧横幅、残留飘带等。墙面整治:门店招牌整治。统一规范店招,按照“一店一招”原则,全面清理“一店多招”现象;按照“清新亮丽”原则,全面消除店招亮化设施破损、断亮、缺字现象。垃圾广告整治。清理主干道墙面上布幔广告、破旧条幅、悬挂衣物;清除墙面上的电话号码、牛皮癣、招聘信息等垃圾广告。安全网整治。全面拆除主干道临街面凸出墙体的安装不很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观瞻的安全网,统一改造成隐形安全网。杆线整治。对各种管线要整理成束,不得随意牵挂,不得随风飘动,不得成蜘蛛网状。屋面整治:整治沿街建筑物屋顶蓝色铁皮棚;整治沿街建筑物屋顶高炮广告;整治沿街建筑物屋顶违章搭建包括房屋加层。水面整治:清理水面漂浮垃圾以及河岸两边树上、灌木草坪中的各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