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崔天宇 赵曦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的科技大道拐网河大桥于今年1月30日顺利合龙,标志着科技大道全线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作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座桥,项目上的每一位员工都激动不已。
为确保开阳科技大道项目按期完成节点目标,项目党支部书记龚庆中每天带队组织现场检查,看进度与计划是否有偏差,出现偏差及时安排纠偏,保证节点目标。在日常工作中,龚庆中教导项目部成员,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庆,同时要加强自身素质教育,提升专业技能。
争分夺秒抢进度
为保证今年完成既定节点目标,作为项目施工经理的周良,长期致力于工程建设,在施工生产中以创新思维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施工中遇到的疑难点,请教相关专家,一同和施工技术人员攻坚克难,保证项目总体工期要求。
为了满足现场施工管理需要,周良时常奔忙在施工现场,以身作则,到每一个作业点检查,和同事们一道为工程建设提供一切帮助。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工地上有需要,他准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同时,工作了这么多年的周良仍然坚守着他作为共产党员、项目施工经理的初心与使命。他尽职尽责,毫不懈怠,将企业的命运和自己时刻紧紧相连。工地就是他的家,企业就是他的舞台,他在这个舞台上飞扬青春,建设美好生活。为此,他要求自己工作中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公司稳步、快速、提升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保质保量保工期
时间回到去年1月份的一个深夜,拐网河大桥项目第一次浇筑标准节段。标准节段的浇筑要从0#块往两端对称浇筑,保证两端的荷载基本平衡。项目总工程师张明勇亲力亲为,叮嘱工人,现场指挥,从搅拌站来回往返于将近100米的高空浇筑地点。身为共产党员的那份责任与信念让他不惧严寒,不知疲惫的瘦弱身躯在寒风凛冽的黑夜里却显得那么高大。
突然搅拌站负责人一个电话打破了黑夜的宁静,说搅拌楼临时故障,短时间之内修不好。接到电话的张明勇脑海中顿时浮现了很多的画面,短时间的分析之后,斩钉截铁地给现场交代: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止,我们没有时间等待搅拌站修好,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从外面外购商砼。由于前期方案策划中就已经考虑了特殊情况的出现,提前要求搅拌站和外面商砼拌和站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成员马迁、徐泽刚盯紧现场,已经浇筑了的底板要隔20分钟振捣一次;刘余负责商砼到场后的坍落度检查;崔天宇和搅拌站负责人去商砼搅拌站,一起督促C55高标号混凝土出场发货。其余人员等候现场临时安排。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人都紧绷着神经,期待着第一车商砼罐车出现在视野内。终于在搅拌站故障1小时20分钟左右,外购商砼顺利抵达施工现场。项目重新开始正常施工作业,此刻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吃住同审计 回款追业主
开阳科技大道要举行通车仪式迫在眉睫,时间一天天接近,项目经营负责人陈吉武压力非常大,业主、审计等很多事情的推进均阻力重重。为了项目节点目标,为了能够有效地与业主、审计沟通相关事宜,陈吉武自费去贵阳审计单位,沟通解决前期以及现在的相关问题,经过与审计单位面对面办公交流,解决了很多前期遗留的“疑难杂症”。陈吉武骨子里的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项目财务负责人闵富强也忙得不可开交。由于业主单位的资金紧张,项目资金收款也是路途艰辛。他一大早就去业主单位,沟通资金相关事宜,往往过了晚上的饭点还没有回来。他认为:身为一个党员,要有党员的意识与觉悟,要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自己辛苦点、累点,只要工作做好,都是值得的。
桑榆未晚 霞光满天
自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项目部老党员王田军心系工地,坚守岗位,积极做好项目人员的防疫工作,在防疫物品非常紧张的时期,正常渠道根本采购不到,他便通过现有的人脉和当地多方联系,采购到一部分防疫物资,满足当时项目人员防疫物资的需求。
工程复工后,他与当地政府部门配合,做好人员返岗排查、测体温,登记建档,隔离防护措施,制订好人员分散管理的用餐制度,并在工地分区分段封闭围挡设专人测温观测,外出人员车辆消毒,项目部设专人对周边环境每天消毒。防疫期间严格按照国家和公司要求落实防疫责任,层层把关,至今项目正常复工复产无人感染病情。做到防疫常态化管理,在病情未彻底解除前,一如既往地抓好防疫工作。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田军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立足本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同企业共同发展。在他的带动下,项目累计有五人成为共产党员,目前有入党积极分子三人。
他们都在项目的不同岗位上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很高的综合素质。正是在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开阳科技大道项目全体员工发挥“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定将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节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