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今
梦花园盛世绽放、复兴馆波澜壮阔、世纪馆蝶展翅飞、竹藤馆破茧而出、百花馆心心相印、花艺馆争奇斗艳……5月21日将在上海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现出美美与共的立体艺术景观。
4月21日,记者参加了上海市政府新闻办首次组织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新闻通气会及媒体探营活动,从而深入了解本届花博会的亮点以及实地采访园区建设及花卉布展的情况。
据介绍,始办于1987年的中国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花博会),是我国花卉领域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花事盛会,被誉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
正在大力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海上花岛的上海崇明,原本就是上海的生态保护“模范生”。上海市崇明区委书记李政告诉记者,崇明获得举办权三年来积极践行生态办博、创新办博、勤俭办博理念,高质量推进花博筹办各项工作,挖掘放大花博品牌效应、带动效应、溢出效应,奋力创造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新奇迹。
空前规模大格局 奋勇冲刺迎盛会
花博园区总面积近10平方公里,分为南园和北园。南园由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改建而成,已于日前升级改造一新并对外开放;北园则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北侧新建而成,包含复兴馆、世纪馆等六个主要展馆,形成“三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的宏大格局。
招展布展规模空前。据悉,全国各省都将带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前来参展。展会注重招展创新,突破原有招展范围,完成了35个省区市展园(包括港澳台和深圳市)、10个中花协分支机构展园、20个知名花卉企业园、14个冠名企业园、10个国际设计师园、12个国际友好城市园、6个特色花卉园、2个专类园(蔬菜花园、新优品种园)、30个市民花园、39个花境招展任务,室外花园总数达到创纪录的180个,室内展陈总数达到64个。各个参展单位都精心设计、争奇斗妍,注重创新展陈方式,展示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的花艺艺境,游客在花博园中可以一园看尽天下花。其中,“海上梦圆”、水仙园、红掌花园等展园崇明印记鲜明、风格特点浓郁。
社会动员全面启动。发动广大村民群众人人争当花博东道主,人人建功花博做贡献,广泛开展花博文明行动,大力推行“迎花博、治五棚、美环境”,8.1万户拆除旧棚,11万户整治居住环境,为花博会营造美丽乡村环境,强化条块联合、群团联手,针对交通特点、防疫要求,与市总工会、市教委、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市级单位开展深度合作,策划开展“百万职工看花博”“百万学生看花博”“百万居民看花博”三个百万活动。“小白鹭”志愿者形象标识正式对外发布;积极与团市委、19个高校对接,招募了3000名志愿者,为各方宾客提供志愿服务。
运营保障全力备战。注重加强花博交通建设,推进花博专线和水陆联运专线设置、枢纽场站扩容、主干道改造。专门开发了智慧花博系统,推动购票、停车、住宿、餐饮、导览等一站式“掌上”解决。优化配置园内服务设施,科学设置休息座椅、垃圾桶、直饮水、厕所、观光巴士、医疗服务等,提高游览舒适度。推进落实票务系统开发、游客服务、电瓶车运营等12个服务项目。扎实推进通信建设、消防救援、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运营保障和安全监管。
园区建设冲刺收尾。花博场馆、公共区域苗木、东平小镇配套设施等建设基本完成;市政配套全面连通,道路、水、电、气等已全部接入;管理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兰园、菊园、荷园等特色展园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室内室外花卉种植布展正在加速推进。将根据压力测试情况,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设施。
市场开发成效显著。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方式,与28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31家特许商签约,开发300多款特许商品,擦亮花博文化名片,打响上海品牌。
宣传推广精彩纷呈。以质量更优、模式更新、效果更好为目标,坚持“文化+活动”双轮驱动,加强与中央和上海市主要媒体宣传对接,依托重要节点和重要平台深入宣传,提高花博会知晓度。
创新打造展魅力 精彩纷呈亮风采
坚持把举办一届精彩绝伦、创造历史、引领未来的花博盛会作为使命追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花博园区规划设计、景观打造、文创策划等各环节工作,努力打造全方位展示上海魅力、崇明风采的最美花博会。
创新规划设计理念。牢牢把握首次在岛屿上、乡村里、森林中举办花博会的特色优势,创新设立“崇尚自然生态,尊重田园肌理,回归花博本源,严控亭台楼榭”理念,充分利用水林田路自然脉络,精心规划“三区一心一轴六馆六园”。创建国际设计工作营,采用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打造国际绿色WELL金级健康建筑,加强森林、花卉景观营造。积极利用生态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全面推行绿色建筑、绿色环境、绿色场地、绿色设施、绿色出行,充分展示上海的“生态魅力”。
创新打造艺术景观。复兴馆屋面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剪纸艺术,呈现波纹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象征着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世纪馆西馆布置中外稀有的花卉植物展示珍奇的花,东馆以最新多媒体艺术虚实现实展示心中的花,屋顶以花卉、绿植、采光庭院等要素构成“蝶恋花”造型,呈现“彩蝶扑牡丹”的迷人画卷;竹藤馆首次在国内采用“单层3D打印模板+喷射混凝土技术”建造,体现前沿科技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屋面板采用一次成型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彰显独特生态美感。
创新展现花艺生活。创新花艺人文赛事,以花博南园开园为契机,策划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花境大赛,创新举办首次长三角市民花园展,39个中外花境作品、30个市民花园姿态各异、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人民城市、人民花园的理念。创新花艺文化活动,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把花卉和党建两大要素有机融合,精心策划举办开、闭幕式盛典、各类纪念日活动、文艺表演活动、花文化主题活动和夜场活动,充分营造“天天有活动,处处展精彩”的浓郁花博氛围。
上海展园海派魅力。来到室外展区的国内省区展区现场,在主入口设置为新优展示区,记者参观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主题为“源梦园”的上海展园,寓意为梦的起源,花艺圆梦,主要以30多种萱草作为主题花卉。共约有500种新优植物,一棵价值17万元罗汉松和另一棵价值80万元的黄金枫都是非常珍贵的品种。游廊、小径、曲桥,水生植物展区、林下花带区,上海园充满了景观丰富多变的江南园林气息,散发出独特的海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