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4月19日至21日,“2021年工程建设行业前沿技术交流暨科技工作动员会”在重庆召开。
会议从五个方面谈到了对科技创新的思考和建议:一是广大工程建设企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营造鼓励创新、激励创新、赞扬创新和包容创新的良好企业氛围。二是要紧抓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三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发挥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激活一线人员的创新能力。四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国际联盟。五是要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本次会议议程丰富、形式多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学习,他希望参会代表都能得到启迪,有所收获。
重庆市建协书记、常务副会长周锐角为会议致辞。他首先对来渝参会的行业领导、科技专家以及全国建筑行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重庆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不断出台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在重庆市住建委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取得了一定成绩。建筑业科技创新,政府在推动,协会在行动。他表示,重庆市建筑业协会将继续秉承行业协会做好“两个服务”的宗旨,和全市广大建筑业科技工作者一起,用科技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协会应有的贡献。
中建三局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琨在会议上致辞,他对中建三局的企业历史、既往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他强调,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建三局承担起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中国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践行初心使命,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他真诚邀请参会代表在接下来的现场观摩中多提意见,多多指导。中建三局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企业未来发展。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作《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建造进入新时代》的专家报告。他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框架下,建筑业对构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筑企业系统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驱动,依托“新型建造方式”打造产业现代化体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高屋建瓴地对建筑业科技创新架构进行了概括。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方东平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交流了基于实验室数据模型下,“城市韧性”建设对基础设施、医疗体系、经济体系和社区在灾害预防与灾后恢复的科学预判。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国光从数字孪生城市理论创新、数字工程技术融合发展、CIM平台“1+N”实践及基础设施规建管一体化应用四个方面,交流对数字孪生城市CIM平台与智慧场景应用的看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杜博文发表《数据特征与领域知识耦合双驱动下的基础设施运行智慧监测》的论述。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桥隧除处长黄双林、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晋勋分别就盾构隧道近距下穿运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超大平面航站楼核心区工程建造关键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推广。中施企协科技部主任、科委办公室主任李醒冬还详细解读了2021年修订的工程建设科技奖评选办法。
参会专家精心准备,毫无保留地交流自己的科技成果。代表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纷纷表示,本次交流会将科技创新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技术成果应用性强,受益匪浅。
(通讯员 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