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终于迎来了试飞,6架飞机自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依次起飞抵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后,接受了“过水门”仪式:由消防车在飞机两侧喷射水雾以形成一个“水门”,寓意“接风洗尘”,是国际民航中高级别的礼仪。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的构型,取意具有成都特色的“太阳神鸟”。试飞,是一座新建机场“飞起来”的重要标志。
“神鸟”比翼,成都因此成为了继北京、上海后内地第三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等级最高的航空港之一。
一
或许,2018年春天之前,在四川成都简阳市芦葭镇,未必有人见过上海的“建工蓝”,但眼下,上海“建工蓝”却是越来越多了、越来越耀眼了。上海“建工蓝”在安顺街租楼了,楼下做办公室,楼上就做宿舍了。从黄浦江畔到成都平原,直线距离就是近2000公里,上海“建工蓝”不远千里赶来这里建造机场,连原来名不见经传的芦葭镇都为此感叹了:不容易!确实不容易。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重点工程,是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港及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是2021年大运会的接待机场,既是促进天府新区建设、打造西部现代空港新城的一个重大的基建任务,同样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在成都国际天府机场项目建设中,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中标的是航站区综合安装工程二标段,施工范围包括T2航站楼所有的给排水工程、暖通空调工程及强电工程。据统计,有10间10KV/0.4KV变电所,1间APM牵引降压变电所,6间配套应急柴发机房,12间UPS供电,129间强电间。空调机房及空调水泵房计55个,空调机组141台、水泵及风冷热泵4台,地暖系统6套。
“凭借精湛的机场机电安装施工能力,按时、优质、安全、诚信履约工程合同,努力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作贡献。”这是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始终不渝的信念。
承接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综合安装施工二标段工程项目之后,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领导就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列为了A类工程,立马调集精兵强将。组建了项目部,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于安装集团第四工程公司(原机电总承包部)、西南工程公司、第九工程公司、第六工程公司,而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在项目团队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了80%以上,青年人朝气蓬勃。
不久,一场“合成战”在这里打响了。
打好“合成战”,必须有思想引领。为了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团队凝聚力,项目部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并且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党章、学党史的知识竞赛”学习教育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到项目工作中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磨炼自己,同时要求大家撰写年度工作述职报告,反映思想动态及今后的目标。战地黄花分外香,沸腾的工地上,有4位年轻人先后向所在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打好“合成战”,必须有业务精进。四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海专门蹲点现场,先后为项目部员工上了成本管理方圆图课,让大家明确外圆内方的理念,形成学理论、学技术的的良好氛围。即使在施工生产高峰期间,项目部也不失时机地组织水电风青年施工员开展施工规范学习竞赛活动,除了书面考试竞赛外,还要求每个参赛员工利用PPT的形式演示本专业的重点和亮点,起到了学而致用的效果。打好“合成战”,必须有关怀备至。项目部的女同志李云如成为了“大内总管”,民以食为天,项目部建立了食堂,每天要联系农户送时鲜蔬菜和肉类食品,考虑到夜间加班因素,还要准备牛奶、点心。每月都有项目员工的生日,于是,项目工会就会特地购买生日蛋糕、组织集体聚餐。当年“五一”节是员工们在当地度过的第一个节假日,四分公司部工会专程采购了冠生园花生牛轧糖和桃酥饼、红房子西菜馆蝴蝶酥、曲奇饼干及太仓肉松、话梅、苔条梗、开口笑等近10种上海特产送到工地上,现场的员工们兴奋地说:“真没想到在这里也能吃到‘上海味道’。”
“合成战”的艰难时期无疑是战“疫”时期。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短时间便蔓延波及全国,给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冲击。天府国际机场工地也不例外,顿时打乱了节前制定的所有施工计划。当全国各地都在专心与疫情作斗争的时候,这里却已经开始通过网络商榷和寻求复工复产的途径了。制定了复工复产的预案,随后组建了以项目经理带队的先遣分队,实施了提供专车接送、提供统一宾馆住宿、分时段吃饭等一系列防疫措施。尽管受疫情影响,在面对整个工期节点保持不变、施工时间大幅压缩的情况下,项目部紧紧围绕“抗疫情保增长”这条主线,全面实现“工期节点不变、管控力度不减、工艺标准不降”的三大目标,倒排工期昼夜不停保节点,优化方案精心组织提效率。项目经理朱海明在大年初八带领第一批管理人员到达现场,成为了当地第一个复工复产的项目团队,深得地区、总包、指挥部的赞扬。
仅仅在复工复产后的短短两个月时间里,项目部在面临各专业同时赶工、作业点交叉、施工区域有限的环境下,参建人员全力以赴完成保卫部办公楼、宿舍楼、消防楼、安检楼、急救楼、监控楼等主要工作量,达到合同内施工总量的38.5%之多。
二
“创精品工程,确保鲁班奖”这句话,不是可以随口讲的,不仅要有志气,而且要有底气,凭借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和工匠精神,确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T2航站楼机电安装工程顺利、平安推进、优质完成。
天府国际机场项目远离本土施工作业,对施工资源保障形成压力不言而喻,针对工地周边配套市政设施薄弱,安装集团大力配合项目部应用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安装工艺,破解了材料运输瓶颈难题;预埋施工区域广、难度大,特别是砼结构中预留的管线,由于后期基本无法修改,项目部加强现场工艺管控和运用BIM 技术及使用红外线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工具来确保施工精度;工程在-10.61米至-24.70米范围内涉及“大铁”和“APM”项目,将会影响综合管廊和行李舱室,在 L1至L4 还会涉及行李分拣系统机房、行李输送系统、值机柜台、开包间等的机电安装施工,项目部就应用BIM 技术和风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安装工艺,去解决大型管道驳运、密闭空间安全施工等难题;大型设备吊装过程协调事宜多,项目部专门成立了设备吊装指挥机构和专业吊装班组,编制详细的吊装方案和作业计划,建立和维护好良好的吊装工况条件;由于空调水等系统管网错综复杂,距离长,试压用水量巨大,排水困难,长距离、大面积管网一次试压难度大,项目部就在管网多个合理部位设置系统进水点,并对管网合理分隔……确保工程顺利建设。
2018年3月进场施工的三年,是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项目团队攻坚克难的三年。
——2018年8月,预埋施工全面展开。为跟上结构施工进度,项目部深化设计人员加紧绘制深化设计综合图(分批分块),各专业施工员做好技术交底、组织班组完成预理施工任务。
——2018年10月,积极备战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此区域施工具有管线密集、质量要求高的难点。其中,最大风管宽1.6米高0.5米、最大管道管径DN800,桥架分层敷设,最多达8层。经统计:累计需安装桥架10000米、管道28880米,风管500平方米。按照进度计划,项目部要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支架安装,移交土建做地坪,土建交回后开始管线安装。经过7个月的配合预埋施工,A区域和C区域预埋已完成75%(地下综合管廊预埋已完成)、D区域预埋已完成20%、APM区域预埋已完成40%。
——2019年3月,精心实施样板段安装。为确保整个一次管线安装优质推进,更为了向业主方展示安装集团的创优实力,项目部确立了样板先行的原则,在管线施工全面展开之前,选择管线比较密集、复杂的C1区走廊作为样板段,精心策划,用心安装,作为整个机电安装施工的引领。样板段完成后,项目部邀请业主、总包、监理方观摩、验收。安装工艺和实物观感质量在样板段施工中得到统一,然后以样板段为引领延伸至整个工程,进行滚动式质量目标管理,确保了工程优质推进。
——2020年8月,机电主管线安装基本完成。2019年8月,随着主体结构封顶,成都天府机场T2航站楼机电主管线安装在各楼层施工全面展开。项目部运用结合BIM技术的机械化、装配式安装工艺,实现了施工“精准、快速、全面”推进。
2018年3月进场施工的三年,是上海安装项目团队科技创新的三年。
——BIM技术应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综合机电安装工程面临的首要难点就是管线的品类多、数量大、多专业、多交叉。为此,项目部运用BIM技术对项目进行了高精度“机电管线排布方案”深化建模,通过多年的BIM经验沉淀,让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的特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很好地解决了多专业碰撞、净高控制和精确预留预埋的难题,运用4D施工管理,实现事前协调,将问题解决施工前期,大大减少了返工,节约了施工成本。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应用。项目部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对机电系统噪声及振动产生的源头、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受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后果等进行细致分析,对关键环节进行适度控制,经过多轮次方案论证,最终制定出一套最佳消声减振措施方案,实现了对机电系统噪声和振动的有效防控。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应用。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让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因给水系统部分采用薄壁不锈钢管,通过采用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卡压式连接和环压式连接,既提高了管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三
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领导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无时无刻不在牵挂远在千里之外日夜奋战的安装将士们。继2018年10月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张建东会同西南工程公司、机电总承包部、第九工程公司相关领导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部看望职工并进行工作调研之后,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秦凯凯多次深入工地慰问职工,并开展立功竞赛;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震也多次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工地调研指导工作,并向响应“全国化”战略、全身心投入建设的项目部全体员工表示致敬。
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项目中,是不能不提到“三海”的。所谓“三海”,是指专门蹲点工地全面协调的四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海、航站区综合安装施工二标段工程项目经理朱海明,以及项目副经理兼青年突击队队长的胡宗海。
李成海始终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让他引以为自豪的是通过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所获得的荣誉:由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指挥部颁发的2019年度安全文明施工优秀集体奖,先后两次获得的由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指挥部颁发的特别贡献奖,2020年底被评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综合评比突出贡献奖,2020年度获得成都市质量创优奖,同年获得上海建工集团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先后收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指挥部的两封表扬信。
朱海明是完全当得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先进工作者和安全文明施工优秀项目经理、上海建工集团优秀项目经理、安装集团杰出员工的光荣称号的。三年来,他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积极应用机电安装新技术、新工艺,确保了工程的高效推进;三年来,他带领一支能拼、能打硬仗的施工团队,赢得了业主的赞誉。特别是T2航站楼外总体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工序复杂、交叉作业多的难点,原计划6月30日完工,后改为5月30日完工。为了确保工地现场尽早具备排水条件,朱海明急工程所急,身先士卒、夜以继日,投入各类挖掘机、破碎机、钩机、自卸车等工程机械20多台,配置施工人员150名,并在各区段增派1名土建专业施工员,确保了各区段进入抢工状态,提前10天完成了“5.30”节点目标。为此,成都国际天府机场建设指挥部航站区工程部专门给安装集团写了一封表扬信,盛赞上海安装“体现了国企担当”。
假如说“上海”,胡宗海要说的是“新上海”,他是福建人,不过,在上海读的大学,在上海成了家。有人说,他是工地上走路走得最多的人,每天起码3万步。在一次管线工程中,能源中心离T2航站楼有好几公里,他要走;在室外总管工程中,分了20多个片区,他要走;在二次管线工程中,有10个变电所,他也要走。他走得无怨无悔,他说他喜欢这个行业,不过,在这里也走出了一个遗憾:2019年9月考一级建造师的时候,正是工程最忙的时候,每天回进宿舍已经是夜里11、12点,根本抽不出时间复习,最终差了2分。不过,他乐天而且信心满满:2021年,在庆祝党的百年诞辰之际,再考,肯定能考好!
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中,张国祥没有豪言壮语,却始终以尽职尽责、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精神,充分展示了一名80后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旅客过夜用房项目是天府机场标志性建筑之一,在2021年春节前夕机场指挥部又提出了2021年4月15日的竣工验收节点。面对建设工期两头压缩的现实困难,有着丰富大型项目经验的张国祥从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预判,接到通知后,便立即组织各专业单位调整安装工程关键节点,直接提出了围绕2021年1月31日机电管线安装完成这条主线详细编排进度计划,制定各类专项方案,在项目部人员配置、工程分包及物资供应商的拟定中精挑细选,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面对工期和新冠疫情的双重考验,张国祥两次组织立功竞赛暨创“双优”活动。在不懈努力下,1号、2号楼两座10KV变电所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安装完成,并经过各项检测达到送电条件,2号楼变电所于2020年9月27日一次受电成功,1号楼变电所于2020年12月受电成功。付出终有回报,在首次由机场指挥部组织的表彰活动中,安装集团被授予“先进施工单位”称号,同时被上海建工连续评为季度立功竞赛优胜集体第一名。
在工地上,顾立斌被称为“一个用铁肩扛起责任的人”。2018年10月下旬,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消防安装二标段工程项目部正式进场,作为重点工程,安全和质量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在第一次项目例会上,作为消防工程项目经理的顾立斌就重点强调了安全管理,对专职安全员实行安全教育,编制临时用电、登高作业等专项施工方案,并建立每周安全例会制度和检查制度,定人、定时、定点、定责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排除,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同时,为了保证鲁班奖,顾立斌狠抓现场施工质量,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另外,由于航站区ITC运行指挥大楼的验收节点迫在眉睫,顾立斌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消防控制室的布置及安装上,根据现场实际热点,他认真制定了三套消控室的布置方案,并做成3D效果图,多次与业主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业主实际需求,赢得了多方好评。
石磊,被称为“一手能武、一手能文的人”。“能武”说的是他在担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弱电及智能化项目经理过程中,坚持以创新思维为引导,以技术为抓手,通过对大数据机房的专业理解,主动提供全方位施工方案及专业图纸,并用BIM软件做出精装效果展示,还提供了3D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模板,受到了业主方的好评。正因为如此,业主方将数据机房包含的精装、机电、管理平台作为增项交由他们施工,且作为配套区唯一的“亮点单项工程”在机场项目中作展示。而通过这个单项工程,对第九工程公司来说,也可以专业化为导向,形成核心竞争力,达到设计、工艺、团队一体化的整合,提升品牌含金量。“能文”说的是他在致力项目提质增效的同时,还写出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弱电项目部为‘太阳神鸟’振翅欲飞而冲刺”等一系列通讯报道,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幅无比生动、激动人心的图景。
其实,最为壮观的一幅图景,早已在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部所有人的心中绘就:“神鸟”比翼,蜀道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