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匠心承载初心 还原百年石库门

—中共一大会址的昨天和今天

□本报记者 徐敏

开篇词: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100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一个个闪耀光芒的地标,一座座永载史册的丰碑,见证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壮大、发展的光辉历程,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接续奋斗提供着精神滋养。本报今起推出“红色建筑 红色传承——建筑人的担当”系列报道,从行业的视角切入,记忆这些历史的片段,记叙红色建筑的昨天和今天,讲述建筑人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故事。

在上海繁华时尚的新天地商区旁,有一座历尽百年沧桑的石库门建筑,见证了崭新历史的开启,迎来了改天换地的嬗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原址。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起步时只有53名党员,如今已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朝气蓬勃的政党!

红色记忆:开天辟地立初心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当时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名代表与2位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中共一大制定并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有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瞻仰并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红色建筑:百年峥嵘守初心

中共一大会址所在的房屋建于1920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原有楼房共2排9幢,一上一下,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南面一排有5幢房屋,会址即在西首两幢,其中楼下一间18平方米的客厅就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多方查询、证实,找到会址,并按当年的模样进行整修和复制,原样恢复了会址里的家具物品。1951年中共一大会址进行了全面整修,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大修工程。之后,每隔十年都会经历一次大修,但旧址原貌和内部布置一直保持1921年原样。

日前,一大会址刚刚完成了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作为中共党史最重要的见证之一,这幢百年石库门建筑正以“修旧如故”的新面貌迎接建党百年。

红色传承:匠心“修旧”践初心

承担此次修缮的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也是上一次大修的亲历者。十年前还是新人的翟剑敏如今已成为这次修缮工程的主设计师,“这次由参与之前大修工程的‘老人’带领着我们年轻人精心复原百年前的建造风貌,这也是我们企业对匠心与初心的传承。”

清水墙、漆红雕花木窗、“熊猫眼”瓦当……相隔一个世纪,这座修葺一新的旧式石库门建筑仿佛带领着人们穿越到了那个“觉醒年代”,今天的建筑人用老材料、老工艺、老手法“原汁原味”地把1921年的中共一大场景勾勒出来。

与周边新天地建筑的斑驳砖墙相比,刚刚修缮完工的中共一大会址却呈现出刚建成时的“最好芳华”。为了清水墙的新与旧,设计团队此前围绕建筑与历史事件做了一系列的相关考证与研究,“是做旧与旁边建筑风格统一,还是恢复1921年刚建好时比较新的样貌?”翟剑敏说,最后大家认为崭新的“旧貌”能让人们在参观时有沉浸式的体验,置身其中仿佛能看到1921年这里发生的故事。

为了让原本的清水墙“宛若新生”,项目经理牛凯带领施工团队在维持墙面现状的同时,针对破损处进行修复,重新去碱、洗刷、修补,并涂上一层拼色剂,目的是让新旧砖块的颜色尽量接近,不显得突兀。此外,砖缝间还被嵌入一条条高于砖面的“拱形”填充物,被称为“元宝缝”,还原当年建筑原貌设计。

除了焕然一新的清水墙,阳光下光泽熠熠的漆红门窗也是这一红色地标最引人注目的一抹亮色。牛凯告诉记者,这次修缮工程中,基本上所有红色木材都用的是传统的广漆工艺,涂漆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包括所有的木地板也采用广漆施工,这也是修缮工程中的难点之一。原来,广漆也叫“国漆”,常用于宫殿、庙宇等高规格的老建筑上,需要经过12道的工序,其中好几道工序都要反复几次才能完成,同时对温度和湿度都要求较高。牛凯认为,“将这种古老的广漆工艺传承下去也是这次修缮工程的重要使命。”

此外,翻修屋面时无意中发现的老建筑独有的“熊猫眼”图案也被保留下来,连同从各地收集到的3万块相同年代、相同款式的瓦片一起,重新绘制、复原百年前的石库门屋顶风貌。

与一大会址相隔百米的太仓路127号也是一幢独立的老式石库门建筑,这是博文女校所在地。100年前,一大代表们在开会期间曾住宿在此。因此,博文女校旧址也在此次修缮范围内。牛凯介绍,由于年久失修,建筑中的部分木构件内部已被白蚁蛀蚀,(下转第2版)

2021-05-06 徐敏 —中共一大会址的昨天和今天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767.html 1 3 匠心承载初心 还原百年石库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