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成都市数千工地实现“天眼管控”

本报讯 从四川省成都市住建局获悉,为了强化建设工地扬尘管控力度,该局建立工地管理的智慧化长效机制,推进建设工地精准管控。为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成都市住建局出台《关于加强智慧工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将经信、交通运输等行业监管项目接入智慧工地系统。

为了保障智慧工地建设顺利运行,成都市住建局获批成立了“建设工地事务中心”作为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开展建设工地线上巡查和日常值守,每周7天,每天9小时有人值守。若有突发状况或赶上特殊时期,工作人员会进行24小时值守。

目前该中心接入了房建、市政项目3242个,河道整治、拆迁工地、公路建设、绿地建设等类型项目正在按要求进行接入,未来将实现全覆盖。

在智慧工地的制度建设方面,成都市住建局出台了指导性文件和多个专门管理文件。指导性文件确定了智慧工地建设的方向;配套文件则根据实际需要,嵌入式地完善了智慧工地体系。这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智慧工地管理的主要支撑文件和具体内容,指导该市智慧工地的探索和实践。

在智慧工地的监管方面,采用了“现场设备+黑匣子”的方式。监管过程中,通过布置在施工现场的监测设备,进行采集现场业务数据。对数据进行梳理、校验和存储后,根据指标进行数据建模,实现现场各数据的统计查询及深入挖掘,相当于拥有了“黑匣子”。

根据结果,系统会锁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等隐患,并提示预警。预警信息直接通知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责令限时整改或信用扣分。主管部门将对责任主体整改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抽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从今年4月起,成都市住建局对施工现场管理得好的工地实施了信用激励。

“成都市采用传统监管模式仅可实现全市施工项目每月20%~30%的现场检查率,通过智慧工地管理方式,可以在一周内实现线上在建项目全覆盖滚动检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为提升管理效率,一方面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市区两级联动、市场现场联动、跨部门联动”等协同工作机制,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监管的扁平化、快速化,对施工现场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实现对建设工程现场的智慧管理、智慧处置,真正实现24小时全方位监管。 (袁弘)

2021-05-06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776.html 1 3 成都市数千工地实现“天眼管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