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内涝治理任“重”道“不远”

从规划之初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从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到2013年7月暴雨侵袭辽宁多座城市,沈阳、阜新等地均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再到2014年7月,安徽合肥突降大暴雨,致使长江东大街与东一环路下穿桥严重积水,数十辆车被困……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频发,成了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在我国即将全面进入雨季之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根据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意见》明确,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低洼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丧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4月27日,住建部组织召开2021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标对表《意见》要求,抓紧开展城市内涝积水隐患排查,早发现、早处置。建立隐患点的清单台账,制定“一点一策”整治方案,力争汛前整治到位;抓紧对排水管渠、排涝河道进行清淤,做好雨水收集口和检查井等附属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等,无疑非常及时。

暴雨一来,“城市看海”似乎成为近年来媒体对城市管道排水设施的“生动”自嘲,但也道出了城市内涝治理的迫切形势。

先规划,后建设。根据不同城市特点从规划之初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成为根治城市内涝的良方。

导致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多,比如雨量过多、地势低洼;城市管道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城镇化速度快,排水管网建设滞后等。“越来越多的城市硬化路面削弱了土壤原本较强的渗水能力。”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水循环与水文过程研究室主任宋献方表示,避免出现因为城市硬化路面造成积水,必须在实施硬化基建工程的同时,增加硬化路面的垂直渗水能力。他表示,现有的基建施工技术已经成熟,只是投入及时间问题。毕竟这对辅助城市排水,防止城市内涝以及增加城市蓄水能力均有着较好作用。

“下渗、蓄洪、利用是海绵工程建设的鲜明特点。”一位在多个城市参与过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方监理表示,海绵城市建设地面部分主要是要将原有的不可下渗硬化路面替换成可下渗的铺装材料,让雨水直接下渗土壤层,继而再回收净化加以利用的循环系统。

显然,建设海绵城市涉及规划、资金的再投入,配合地下管网设施一并使用等方面。“基础型城市公共工程的优劣是衡量现代化城市能否应对极端天气的标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凤瑞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公共财力支撑水平不断提高理应带来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水平的提升,围绕长远考虑、高标准起步、脚踏实地分步实施的规划思路加以推进,要对城市排水等基础公共设施做到“增加投入、合理投入、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水平”。 (本报综合报道)

2021-05-10 综合 从规划之初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2811.html 1 3 内涝治理任“重”道“不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