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今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作为中国十大红色经典建筑、南昌市标志性建筑,展示人民军队诞生、发展、壮大历史的“中国军史第一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是为纪念1927年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动的南昌起义而建立的专题纪念馆,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自开放以来备受瞩目,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彭真、江泽民、胡锦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参观指导。1997年建军70周年前夕,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红色记忆:起义枪声响 八一军旗红
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从此,星星之火燎原神州,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为纪念八月一日这个神圣伟大的日子,1956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原江西大旅社(即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内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该馆陈展内容主要有:所辖五处革命旧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南昌旧居,新馆大楼南昌起义、人民军队光辉历程以及旧址复原陈列等。
2005年7月,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围绕打造一流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目标,政府投入1.53亿元启动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工程,至2007年7月底全面竣工并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由原来的4207平方米扩展为10155平方米,陈列面积由原来的2250平方米增至5875平方米。
2014年,该馆进行基本陈列提升,新增了第八单元《强军之梦》。
红色建筑:复原大旅社 纪念馆初成
原址——江西大旅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呈“回”字形建筑,主立面外观浮雕花饰,主体建筑共4层,屋顶是一个大平台。建筑布局为中西合璧砖混建筑风格,是当时南昌市最大的旅社。1927年八一起义前夕,贺龙的第20军第一师将其包租下来,师部就设在此,并成为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八一起义纪念馆于1956年开始筹建,1959年10月1日正式开放。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复原工程也是整个八一起义纪念馆改、扩建的重要内容,恢复“江西大旅社”原貌,包括室内摆设,再现当年八一起义时的景象氛围。
大楼——陈列展品
之后,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大楼开始建设。该大楼建于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南侧,东至珠宝街,南至棉花巷,西至鄢家井巷,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50平方米,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楼高不超过旧址的平台高度。陈列大楼设置多维展示厅1个,八一起义专题展示厅5个,领导题词展厅1个,陆、海、空展厅各1个,国防展厅1个,监控室1个,文物库房和研究中心设置在地下层。此外,在陈列大楼外建一个兵器展览馆。整体设计围绕“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勇于斗争,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