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漾濞发生6.4级地震。仅四小时后,22日凌晨2时04分,青海玛多县发生7.4级大地震,这是我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最强地震。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召开视频调度会,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工作组,组织专家对震区居民房屋和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水库水电站、桥梁等重点设施安全状况进行鉴定,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公共服务,保证基本生活秩序。
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云南、青海两地住建系统按照职责迅速行动,启动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协助指导地方开展群众安置、隐患排查等抢险救援工作,并协调解决好基础设施恢复等事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副部长张小宏分别作出指示,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关注灾情,指导和支持地方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云南、青海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要领导立即召集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研判受灾情况,研究应急对策和下一步指导方案,启动应急响应。根据市、县报告的受灾情况和当地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困难,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专家已赶赴玛多县和漾濞县,指导开展房屋,市政基础设施等受损情况调查评估和应急保障。
据此前公布的信息,截至5月22日11时,云南漾濞县房屋受损14122间,其中倒塌232间,倒塌多数分布于地震震中半径5公里范围内(绝大多数为农户生产用房和无人居住危房),中度及轻微损坏13930间(全县9个乡镇房屋均有涉及)。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多位厅领导率省级工作组连夜赶赴震区,指导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省、州、县房屋安全应急评估专家222人,分为70个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组,投入120辆应急车辆,深入全县所有乡镇开展受灾农户房屋应急安全评估鉴定工作。专家评估组针对受灾群众的居住房屋、生产用房、牲畜圈的建筑面积、受损情况进行全面安全等级评估鉴定。在鉴定完成后,评估组将按照“禁止使用”“暂停使用”“可以使用”三个安全等级对受损房屋进行判定,并贴上相关警示标识。
青海玛多县7.4级地震,是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发生的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幸运的是,受震地区人口稀少,这些地区多为牧区,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且分布分散,但仍可能造成少量房屋受损,目前灾情还在进一步核实中。
据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消息,地震发生后,该省住建厅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应急评估队伍,由厅长带队开展震后灾害应急评估工作。当地工程设计、建研院等单位迅速响应,连夜调配专业技术人员,准备车辆、相关检测设备及必要生活物资等,组成应急评估小组赶赴震区全面开展房屋建筑地震安全应急评估工作。评估专家克服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为了震区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奋斗在应急评估工作一线。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为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地震安全应急评估工作,编制了《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屋建筑地震安全应急评估工作要求》,下发《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编码规则》等6个相关附件和表格,同时组织力量编制评估软件。截至24日17时,共检查房屋1050栋,其中农牧民居815栋,学校建筑128栋,医疗建筑3栋,办公建筑29栋,周转房4栋,其他公共建筑71栋。经应急评估专家认真评估,对上述房屋明确了分级,为下一步开展房屋可靠度鉴定以及进行房屋建筑加固、重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5月2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已累计完成民房排查评估1.6万户、公共建筑650余栋。正在与漾濞县对接启动第一批教学用房活动板房搭建工作。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