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高青
这是一次可以零距离接触造价“黑科技”的活动,是一个可以深度体验“云+端+数据+AI”模式的机会,也是一场可以与业内大咖面对面交流的知识盛宴……5月20日,以“唤醒数据,重筑智我”为主题的第三届广联达技术开放日活动走进上海,吸引了千余名观众的热情“围观”。活动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呢?记者随蜂拥的人群走进现场,一探究竟。
“云端”技术:让工作更简单
广联达技术开放日设有技术体验馆、数据体验馆、端云体验馆、服务体验馆,展示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供采上海区域总经理纪录向记者透露:“本次上海开放日,共展示广联达近几年研发应用的新技术30多种。”
记者走进端云体验馆,馆内围聚了很多人,摩肩接踵。其中一款造价云管理平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款造价云管理平台功能强大:可实现人员、任务分工,编制进度、造价业务数据的全线管理;可视化的沟通方式,无接触办公也不耽误工作进度;企业资料分类存储,项目文件统一管理,一键轻松分享工程;算量、计价文件在线编辑,线上交付安全便捷;企业历史清单、清单组价、人材机数据库在线查询,计价软件中随时调用,在家办公无阻碍;web端、App实时同步,无锁预览工程文件,关键信息在线批注,管理者随时查看、审核……记者感叹:“这简直就是一款造价管理的‘神器’啊。”
在技术体验馆,广联达BIM装饰一体化云平台同样显得与众不同。据介绍,广联达BIMDECO装饰一体化云平台是一款集装饰云、BIM装饰设计、BIM装饰计量、BIM装饰施工策划于一体的平台型产品。产品立足于“简单、快速、准确、专业”的定位,推动装饰行业信息化建设不断进步,目前已经被国内万余家施工企业、装饰公司、设计院、房地产甲方、中介咨询单位广泛应用。其核心价值是简单易上手,快速建模出量,较手工算量效率提升达200%,报表数据智能反查到模型图元,对量过程轻松简洁,节省时间;BIM模型三维可视化,降低施工过程甲乙方沟通成本,碰撞检测、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校核纠偏,减少返工缩短工期;“云+端”模式,云端存储、云端修改批注同步,设计、成本、施工三端模型数据互通,真正实现不同岗位间协同。
此外,AI机器狗也让记者大感新奇。基于华为Atlas200AI加速模块提供的边缘AI计算能力,该款四足机器人具备视觉分析能力,例如,它可以识别手势指令,做出相应动作,以及追踪行人轨迹,实现人机互动。“机器狗的一大优势是通过遥控或者自主行动的方式,可以实现在工地现场室内外的巡检。利用机器狗的越障优势实现对多种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比如上下楼梯等;通过身上安装的大变焦摄像头实现对现场近距离的高精度图像采集;结合5G和无线网络等图像数据发送到边缘智能设备,进行安全隐患等智能识别,并识别违章人员的身份。”纪录介绍道。
材料企业:借助平台“唱戏”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专门设了一个新型材料工艺馆,广联达的合作伙伴上海东方雨虹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斯惠涂料有限公司、爱冉(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等建材企业在这里设摊,展示各自的新材料产品。
记者看到,上海斯惠涂料有限公司展示了各种规格的真石漆产品,琳琅满目。据公司客户经理吴人霓介绍,现场展示的产品为天然真石漆,以高级防水乳液为基料,精选天然优质彩色石料为骨料,添加进口材料和助剂配制而成。通过简便的喷涂或刮涂施工,黏附于装饰表面,涂层干后呈现天然石材的斑点色彩,富有真石的质感,凸现的是一种高雅、豪华的欧式装饰格调。“天然真石漆用现代合成化工技术替代原始石材,可有效阻止外界恶劣气候对建筑物的侵蚀,延长建筑的寿命。该材料可用于别墅、中高档住宅小区、工商业大厦、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旧城建筑改造、造型构件等内外墙装饰和保护。”吴人霓告诉记者。
爱冉(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展示的浇注式断桥隔热材料也很有特色。据公司总经理张修群介绍,浇注式断桥隔热是把液态隔热材料注入铝合金浇注槽内并固化,切除铝合金型材浇注槽的连接桥使之断开金属连接,隔断内层铝合金型材与外层的热量传导,有效阻止热量从温暖的室内向冰凉的室外转移。浇注式断桥铝与穿条式断桥铝比较,其优点明显,即隔热节能效果好,连接强度高,成本低。张修群表示,作为聚氨酯隔热胶的专利拥有者,爱冉公司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不但能为客户提供达到最新国标要求的I级胶和II级胶,还能根据客户要求和型材表面处理的不同要求为客户定制特种胶。
材料商们为什么想到在广联达技术开放日活动现场亮相?“广联达打造的数字化供采平台,拥有10万+的建筑行业优质供应商资源及3000万+标准材料规格产品,像爱冉、东方雨虹、斯惠涂料等材料厂商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合作互赢,相互成就。借助广联达的平台‘唱戏’也就顺理成章了。”张修群表示。
大咖语录:科技改变造价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另外安排了一个可容纳千人的会场,一场围绕造价的主题演讲在这里开讲。千人会场坐得满满当当,两位演讲大咖分别是广联达助理总裁田均鹏和有着35年造价从业经验的“老法师”黄燕翔。
面对着造价行业未来场景,如何打破企业的数据壁垒,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如何通过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与应用效率,实现业务突破,让造价人未来的工作更加智慧? 田均鹏在《唤醒数据,重筑智我》的主题演讲对此进行了一一回答。田均鹏认为,造价的核心是数据。但面对目前政策环境尚不配套、技术实现有差距的现状,如何激活数据?田均鹏认为数据再现化、存储结构化是成功激活数据的两个前提。他分享了广联达在造价方面最新的智慧成果:首先是智能算量。即AI算量,利用AI技术,对数据进行提取和识别。无论梁、柱,还是墙、板筋,都可以轻松做出造价,比传统方法可以提升30%以上的效率。“该款技术广联达已经研发了有3年,估计两个月后可以上市。”田均鹏透露。其次是智能提量。能自动提取工程量,并自动选配材料厂商,大大解放人的双手,让人可以做高附加值的工作。而这些智慧成果都是基于“云+端+数据+AI”的架构体系,端云互通,从而让造价工作变得简单、专业、高效。田均鹏十分肯定地说:“科技改变造价,而AI是趋势,是解放生产力不可逆的方向。”
黄燕翔在演讲中围绕数据、指标等关键词,做施工、预算、成本“三位一体”的案例分析。黄燕翔用分部项中的一个点——砌体为例,结合施工工艺,对清单的量、价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点,点出年轻预算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工地概念模糊、现场知识薄弱、预算脱离施工、重定额轻成本等。针对这些问题,黄燕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如何从施工工艺入手,结合现场分析影响成本的内、外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组价,准确把控成本;解析定额结算、标准清单、市场化非标清单三种不同结算方式需注意的关键因素;抓住有效积累数据、指标的要点,如何助力企业实现宏观成本控制,等等。黄燕翔一个半小时的专业分析,干货满满,令与会者听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