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国家林草局、中国花卉协会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市崇明区开幕。在繁花似锦的花博会开幕式上,上海市市花白玉兰精彩亮相,繁花朵朵,洁白芬芳,喜迎各方嘉宾的到来。
亮相花博会需打破开花节律
白玉兰之所以被选为上海市市花,因其早春开放时不畏春寒料峭,朵朵向上,清香满溢,象征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此次的花博会上,白玉兰也作为上海展馆主题展品。让白玉兰在花博会盛放,这是上海绿化人的梦想,经过该市绿化部门的探索研究,这个梦想实现了。
白玉兰每年通常只开一次花,只进行一次花芽分化,一般早春三月盛开,花谢后开始萌芽长出新叶,经过近一个月的抽新枝,4月底在新枝的顶端开始出现新芽,至6月上中旬分化结束。在分化过程中,花芽外部依次形成2~3 层被浅褐色毛的芽鳞片。在之后的生长发育中,芽鳞片又会慢慢一层层剥落,直到翌年3月灿然绽放。
由于白玉兰的自然花期远远早于花博会展期,进行花期调控则是保证其在花博会如期开放的唯一措施。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科研管理部门在2019年就提早谋划, 定好科研方向,瞄准科研目标,专门设立《优质玉兰种苗储备和花期调控技术研发及其在2021年崇明花博会的应用》项目开展科学研究。该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在白玉兰花期精准调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并首次在这一国家级花事盛会上应用。该项科研成果不仅成功地将白玉兰开花时间从3月延迟至5月21日开放,还能让今年早春三月开过花的白玉兰在盛夏7月再度开花。
科研攻关成功调控开花时间
从2020年初接到科研攻关任务,到今年5月至7月要让白玉兰在花博会亮相,留给科研团队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多。此前,国内还从没有人对白玉兰这样的乔木进行花期调控,一切都要从头摸索。一般的花期调控试验至少要经过2~3个生长周期的试验,而此次任务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需要有成果,难度是前所未有的高。
2020年1月,该市园科院成立科研攻关小组,组织人手查阅了大量科研资料,初步确定了调控白玉兰花期的两种主要方式,即用冷藏等物理手段让其延迟开花,或用激素使其二次开花。做冷藏延迟开花试验,温湿度和光照控制是难点,否则会产生冻害、生理性干旱,以及提前开花。促使二次开花的难点则在于选取的枝条一定要有二次花芽分化的能力。
2020年2月份,白玉兰花期调控试验启动。2020年2月8日开始延迟开花试验,因当年新冠疫情影响,试验材料利用现有的101盆二乔玉兰进行预试验,通过温湿、水肥控制和修剪处理,成功地实现5月3日、5月11日、5月21日定期开放。2020年4月30日,使用紧急收集到的20株白玉兰盆栽苗开始二次开花试验,共做了9套处理,最后有3套技术试验成功——通过外施营养、激素,结合修剪、水肥控释,3棵白玉兰试验植株于7月14日-22日实现2次开花,开花枝7个,花期4-7天,开花性状稳定。
在2020年玉兰花期调控预试验成果基础上,市园科院于2021年2月再次启动白玉兰花期调控工作,共储备了3种规格200株冷藏延迟开花白玉兰苗木和42株激素处理二次开花白玉兰种苗。科研人员综合考虑今年所用试验苗木种类、规格和数量以及试验地的变化,完善试验方案,调整温光处理、激素调控以及水肥控制等处理方式,从而推动白玉兰花期调控研究有序开展。
玉兰科研厚积薄发
白玉兰花期调控技术的成功并不是偶尔,这背后承载着的是上海绿化部门的深厚积淀。
为凸显上海市花白玉兰作为绿化“四化”建设的主要“彩化”树种和骨干乔木地位,发挥市花引领作用,市园科院在玉兰种质资源、新优品种选育、精细化栽培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方面展开系列科技攻关。在望春玉兰的原产地、白玉兰种苗主产地——河南省南召县建立了“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南召玉兰试验基地”,并建立玉兰资源圃。建立了玉兰新品种选育体系,相继选育出白玉兰新品种“千纸飞鹤”“红玉映天”“玉玲珑”“玉翡翠”。这标志着上海市树市花白玉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如今,冷藏延迟开花的白玉兰已经成功亮相5月21日的花博会开幕式。促使二次开花的白玉兰也将在7月1日的花博会闭幕式上现身。白玉兰的开放成功凸显了花博会“花开上海,共享世界”的主题,打造了世界城市的上海新名片。
(记者 顾今 通讯员 张宁明 接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