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消息,香港新界北毗邻内地口岸,适合发展口岸经济融入大湾区的发展,加上深圳皇岗口岸将会重建并实施“一地两检”,将释出落马洲边境一块土地,使新田及落马洲发展枢纽、新界北新市镇和文锦渡物流走廊的总面积接近1500公顷。
为善用这幅黄金腹地,香港特区政府向立法会申请共10亿元,对新界北发展进行勘查研究和全盘的设计,打造边境卫星城市,既能容纳共近30万人口,同时发展创新及科技、物流走廊,从中创造约64000个就业机会。有专家建议,在该处设立科技创业园区,汇集深港两地人才。
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卫星城如同卫星环绕大行星一样依附于大城市,并赖以发展而得名。卫星城的本质就是中心城市的扩张,包括显性的城市占地面积扩大和隐性的城市文化气息扩散。
新界北初步研究检视新界北大片土地的发展机会和限制,已敲定发展为新田及落马洲发展枢纽、新界北新市镇,以及文锦渡物流走廊,作为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以满足香港跨越2030年的长远房屋、社会和经济需要。
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指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建议在边境地区发展“北部经济带”。香港将继续推动港深更高水平的合作,携手深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强联手打造“双城经济”。
2021年5-6月号最新一期《紫荆》杂志发表了一篇紫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寒礁的文章,题目是《规划建设香港滨河新城,打造全球最高自由开放度的经济增长极》谈到了香港这座城市的如何破题。
香港再出发必须摆脱发展路径依赖,打造全新增长级。而借鉴国家建设特区、开发区、保税区、自贸区等新区引领发展经验,主动对标国际最高的经济自由开放标准,建设香港滨河新城(深圳南岸),将是香港可行的战略选择。
如实施这一战略,将推动香港突破传统发展区域、产业、体制等约束,以“一区两制”带动“双城并进”;深化两地合作、融入大湾区发展;升级全球开放、巩固国际中心城市地位。而在以变革思维重启快速发展中,将同时解决香港长期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土地矛盾和居住矛盾。
此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透露:“香港会有愈来愈多土地开发成果,集中在新界北区、即深圳河以南出现,以满足发展需要。包括粉岭、上水、古洞、打鼓岭,到时有关区域会有愈来愈多商业活动和民众居住。”
深圳河以南具庞大商住发展潜力,未来愈来愈多的土地开发,将集中在新界北区,深圳河以南,迎来了香港打造“卫星城市”的发展空间。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