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致敬革命圣地 光耀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随笔

(上接第1版)

二十一世纪初,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地基出现了下沉,墙壁出现裂缝,因此,中宣部决定就地重建延安革命纪念馆。2004年5月,党中央决定实施一项重大工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其中包括对延安革命纪念馆和韶山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进行重点扶持改造,全面提升展示教育水平。

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坐落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延河之滨的王家坪。在老馆原址上修建的新馆,建筑面积29853平方米。以大量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历史图片、艺术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十三年。

红色建筑:每个环节都能体现红色革命的纪念意义

新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主持、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

做设计前,张锦秋团队在全国范围考察了同类型的纪念馆,向韶山、井冈山等革命题材纪念馆学习取经。2004年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006年设计团队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

张锦秋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作为革命圣地,延安既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地,也是我们红色政权雏形的诞生地。纪念馆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新馆设计有五个特点,第一是实用性,科学合理地提供陈列、参观条件,要安全保护、收藏馆内藏品,同时也能够提供现代化的接待、交流、学习、研究和休闲空间。第二是纪念性,建筑形象及室内、室外环境都要能激发人们对延安革命时期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建筑风格质朴、庄重、明朗、大方。第三是地域性,新延安革命纪念馆适应了当地自然条件,与延安市山水环境相协调,反映延安本土的建筑文脉。第四是时代性,新时代更要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设计理念,设计师将环保、节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入于此。第五是标志性,新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延安市建筑群中脱颖而出,从建筑到环境设计上,设计师反复推敲使之具有唯一性。

张锦秋说,所有的设计理念中纪念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建筑物的设计上,设计团队力争在每个环节都能体现红色革命的纪念意义。

新馆前临延河,后依赵家峁山,坐北面南,主体建筑与延河上有视觉冲击力的彩虹桥为轴线呈对称布局,为东西长222米,南北深119米的“┍┑”形建筑。主体建筑功能分为公共活动设施区、陈列展览区、文物库区、办公区、设备用房区。

新馆前是3.8万平方米的广场,在“┍┑”形建筑东西拐角的45°法线和中轴线相交处矗立着毛主席纪念铜像。

新馆门前有高达3.9米的大台阶,台阶被分为三段,预示着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阶段。馆前门廊的七个拱形门洞,隐喻了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正门两侧分别设有窑洞式弧形石墙,拱门前矗立着延安革命时期工、农、兵、知、商等各界人物雕像,表现了广大群众心向共产党,拥护毛主席。

新馆入口门廊和东西翼入口大门均采用拱形,和“窑洞墙”一起体现了延安地区建筑文化的传承。整栋建筑除休息厅、楼梯间处设有较大的玻璃窗外,其他均为竖向带状和点状的窄窗。实用性空间运用高侧洞窗,以自然采光供展厅“环境照明”,休息厅、楼梯间为开敞的大玻璃窗。建筑轮廓的高低变化与平面相结合,增加了建筑的纪念性。除此之外,延安革命纪念馆建筑没有多余的装饰,外墙浅驼色的石料形成浑然一体简朴、庄重的风格。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该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建设过程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高标准、高要求、抢时间、抢进度、保质保量按计划完工。

陕西建工科技质量部部长时炜介绍,工程最大亮点为外墙23000平方米石材幕墙全部整块挂设,无色差,浅驼色的石料简朴而庄重;石材胶缝平顺光滑;室外大台阶石材铺贴整齐。屋面砖嵌缝呈“X”花形;耐候胶分格缝美观耐用;出屋面排烟、送风口采用清涧石材面板、不锈钢百页,与屋面砖主色调和谐搭配;屋面不锈钢栏杆与防雷合二为一,经济美观;跨屋面采用不锈钢扶手钢制小桥,制作精美,方便使用;不锈钢泛水顺直流畅;屋面排气孔采用革命题材石雕,造型美观、功能实用。

该工程于2006年10月10日开工。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对外开放。延安革命纪念馆对提高延安城市品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延安标志性建筑之一。项目建成后,曾获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2010年陕西省建设工程“长安杯”奖、2010年“鲁班奖”、2011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2011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建筑工程)。

□本报记者 吴真平

2021-06-10 吴真平 ——延安革命纪念馆随笔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210.html 1 3 致敬革命圣地 光耀延安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