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胜利属于英雄的人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设始末

□本报记者 吴真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内卢沟桥畔。它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专题纪念馆,也是七七事变纪念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的炮弹曾打到这里。卢沟桥的过去见证了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历史,而今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不仅是为了向世人倾诉中华民族这段悲惨的过往,也是为了纪念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军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性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犯下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细菌部队……反人类恶行罄竹难书;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和浴血奋战中,打响了台儿庄、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也涌现出如杨靖宇、赵一曼、左权、彭雪枫、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英雄儿女。

为了铭记历史,全面展示中国抗日战争全过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史为鉴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唤起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珍视与努力,198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北京市政府做出一个重要决定: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不过,在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之前,也经历一番波折。

抗战馆前身仅七十平方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前身是只有70平方米的卢沟桥史料陈列馆,这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创建人、原卢沟桥文物保管所所长郭景兴在卢沟桥的桥头盖起来的,作为文保所在卢沟桥的宣传平台。在卢沟桥文物保管所成立之初,他就把宣传卢沟桥、保护卢沟桥当作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并带人在卢沟桥边搭起了一个临时大棚,约500平方米,办起了“日军侵华罪行图片展览”,选派讲解员培训后分派到当年“七七事变”战场地讲解。文保所办得风生水起后,郭景兴有个期盼:希望将史料陈列馆做强做大,建一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卢沟桥建成全国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将“修桥建馆”的设想在文保所的会议上提出,但是文保所作为一个科级单位要建全国性纪念馆,谈何容易!郭景兴曾先后9次向北京市人大、市政协递交相关材料。

转机出现在1982年,“七七抗战”时驻守宛平城的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之女宋景宪来馆参观。随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邓颖超接见宋景宪时,宋景宪提出卢沟桥史料陈列馆的规模太小,得到了邓颖超的重视。

1982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陈鼎文给时任中宣部部长邓力群写了题为《抢救卢沟桥,筹建七七纪念馆》的信,提出卢沟桥应当退役保护,将卢沟桥史料陈列馆扩建为七七纪念馆。同年12月30日,在卢沟桥和宛平城文物保护的会议上,议定了几件事项,其中一是建“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修复宛平城一起进行;二是把卢沟桥作为文物保护下来。(下转第2版)

2021-06-14 吴真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设始末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230.html 1 3 胜利属于英雄的人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