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汝恺 通讯员 王子玲
(上接第1版)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等多处景点。而集中体现西柏坡的历史地位及深远影响的则是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陈列馆。
1950年,中央老区访问团对西柏坡革命遗址和有关文物作出了加强保护的指示,当地党委、政府随即进行了革命文物的初步征集工作。1955年,河北博物馆派专人到达西柏坡进行了遗址和文物的维护、整理,并联合当地政府成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6年,中共中央旧址被河北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因修建水库,旧址被淹没,原有建筑和西柏坡村迁到村北的山坡。1970年开始,中共中央旧址进行复原建设,复原总面积为16440平方米。复建后的建筑,基本保持了旧址的原貌。院内建筑大致分前后两部分。前部自东向西依次为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旧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室)和刘少奇、董必武旧居等。后部东北角是朱德旧居。前后两部分之间即小山包的西北方向,是“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和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谈判旧址,中共中央接见苏共中央和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代表旧址,防空洞和中央机关小学旧址等多处。
西柏坡陈列馆于1976年10月开始动工,1978年对社会开放。它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两个回廊式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2003年,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三院,并对原建筑和陈列进行了整合改造,建筑面积达6100平方米,陈列面积4400平方米。现内设12个展厅、贵宾接待室、小型报告厅、商品展销厅等。展线长度1100米。基本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为主题陈列,运用大量的文物、照片和资料,辅之以绘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多媒体等高科技展示手段,系统介绍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解放军总部等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馆名由邓小平题写。
现在,西柏坡红色胜典景区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分别荣获了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先进集体等荣誉和奖项。
红色传承:以“赶考”精神交出优异建设答卷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当时,河北省委倡导筹建西柏坡红色胜典景区,通过重新设计,将诸多景点包含在景区的统一规划内。当年,河北建工集团承诺以“两个务必”精神奋战100天,在七一前建成并交付使用,向建党90周年献礼。
该项目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成面积16681平方米。景区以“走向胜利”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条“中国共产党斗争史文化长廊”。这条长廊选取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党史、军史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节点、事件,通过与原址1:1仿建浓缩在景区中。基地建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八一南昌起义指挥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大礼堂、遵义会议会址、会宁会师,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朱德故居、延安宝塔山、东渡黄河等12个教学景点,是一个综合型的党史学习基地。通过在景区的参观浏览、参与体验等多种方式,可以让参观者深入了解那段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建立新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的转折过程,再现那波澜壮阔大决战前夕的硝烟的洗礼,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精准领会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和奋斗精神。
回忆起当时建设该项目的艰难,时任项目总指挥、如今的河北建工集团副总经理贾凤锁感慨道:“1933年木制结构的瑞金大礼堂建设总工期是120天,如今我们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两个多亿的西柏坡红色胜典项目,仅80天就建成了,包括爆破炸山、建设与原址同貌的12个红色景点及道路、山体绿化和相关配套设施,这就是历史进步的速度。”他还饱含深情地说道:“项目涉及建设内容包括土石方、道路、房建、给排水、变电所、山体绿化、陈家峪新民居等繁多复杂的施工内容,而开工之初一切都是自然状态,我们要逢山开路才能取得建设工作面,极其考验施工组织、协调关系和调配物资的能力。但我们河北建工集团在困难面前从没退缩过,施工队伍入场之时就振聋发聩地喊出了决战100天的口号,势必要把共产党红色之旅的主要景点,按期优质、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从3月15日进场,集团抽调分公司精锐力量组成项目部,在贾凤锁总指挥兼项目经理的引领带动下,克服了征地、仿古做旧、天然气引入等诸多困难,在极短的百天建设工期内,发扬连续作战的“抗战精神”,精准还原的“工匠精神”,科学组织、紧密配合、昼夜奋战,各点开花,终于提前于6月23日建成并交工验收。该项目的按时建成并交付使用,赢得了省市等领导的一致赞誉。
岁月不居,前路迢迢。西柏坡红色胜典景区所展示的“赶考精神”,穿越着历史时空,也照亮着当下与未来,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前行和不断探索、推进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