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建筑产业现代化

BIM技术深度重塑建筑产业新生态

——解读《2021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

□本报记者 徐敏

建筑业正处在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时期,BIM技术以其巨大的价值导向力,正在逐渐改变建筑行业的未来。上海作为全国信息化技术创新应用先行者,BIM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更是重点关注BIM技术在全过程、全要素的集成应用,着力突出BIM技术与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发展,并致力于将BIM技术与新基建结合助推建筑业转型升级。

日前,受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由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牵头,上海市20余家建设、设计、施工、咨询、高校等企业和机构参与编制的《2021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2021上海BIM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裴晓为《报告》发布揭幕。

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报告》在回顾和梳理历年BIM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十三五”期间上海市BIM技术应用成果,注重“创新”与“全过程应用”,以项目应用为核心,聚焦建筑行业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发展方向,系统分析总结了该市BIM技术应用的成果,以及与管理融合应用的模式与经验。

应用规模迅速增长,配套政策持续完善

《报告》显示,2020年上海市新增报建项目2026个,规模以上满足BIM技术应用要求条件的项目775个,其中应用BIM技术的项目737个,总投资额达10548亿元。相较2019年,2020年规模以上满足BIM应用条件且应用了BIM技术的项目数量有所上升;同时在满足BIM技术应用条件项目中,BIM技术应用率为95.1%,在规模以上项目中的应用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报告》在全面总结2020年上海市BIM技术应用情况的同时,还亮出了五年来的“成绩单”:BIM技术应用项目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采用BIM技术的项目总投资额与2019年同比增长14.6%,与2017年同比涨幅超过60%;在应用阶段上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覆盖,不仅在项目的设计施工阶段已达到了100%的应用率,更是延伸到了运维阶段的应用;BIM技术的应用层级也逐渐提升,从原本的项目级应用、企业级应用,逐步发展到城市级应用……

成绩的背后,是持续完善的配套政策环境在指导BIM技术的应用推广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2020年,该市及各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大BIM技术应用推广力度,逐步完善基于BIM技术的政府监管体系,大力加强建设项目各环节监督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应用。包括探索建立三维模型和导出的施工图文件自动审查、审核监管政策,推进施工图审查由审核图纸向审核模型过渡;扶持本土BIM技术研发企业,加快BIM技术相关软件的研发,完善国产软件体系平台;建立完善基于BIM技术的并联审批平台体系及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全流程监管模式,提升工程参与各方BIM技术应用能力和协同建造能力,加强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期中的深入应用。

其中,在行政管理方面,该市针对规模以上范围的工程建设项目推广BIM技术应用,探索建立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审批监管模式。在工程报建环节,通过网上报建平台填报BIM技术应用信息,签署《告知承诺书》;在招投标过程中,应使用包含BIM技术条款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并抽取BIM技术专家参加评标;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环节,相关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应用进行BIM模型质量检查,并进行定量化评价;在施工实施环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BIM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抽查,对不符合应用要求的项目要求落实整改;在竣工验收和归档环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核查BIM模型和竣工验收报告的BIM技术应用验收意见,竣工归档资料中应包含BIM模型和成果信息。此外,该市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激励工程项目开展BIM技术攻关与应用,落实了保障性住房项目BIM技术应用费用补贴政策;将BIM技术应用成效显著的建设项目纳入上海市立功竞赛表彰范围;加大对BIM技术的科研立项、项目费用的政策扶持;此外,在申请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白玉兰奖等,对应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予以加分或优先考虑。

推动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新生态

立足当今上海市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现状,在“十四五”规划和长三角战略的重大机遇时刻,上海正在重点关注BIM技术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与价值挖掘,通过建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激发企业内生的动力,推动基于BIM技术的建设管理实质性的转变,推动项目全生命期数字资产在城市管理维度下的整合与应用,真正实现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管理。对此,《报告》着重体现了BIM技术在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规划及运维阶段智慧运用、新基建相融合运用上的“四个亮点”:

以业主需求为导向的BIM运维向智能化纵深拓展。近两年来,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的重视,结合建筑中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将BIM模型与各项日程业务相结合打造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开展数字化应用,使得BIM技术从建设阶段逐步延伸至运维阶段,开启智能化运维管理的新篇章。

BIM全要素数字化管理融入建筑企业精细化管理。结合利用BIM技术,建筑行业企业可以实现建设阶段全要素的数字化及全过程可视化,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流程化管理的转变,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企业核心业务管理能力。

BIM与新技术融合驱动城市数字化转型。随着BIM应用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项目将BIM与其他跨领域先进技术或应用系统集成,BIM的边际得到“无限”扩展,发挥更大的集成价值。通过BIM+5G技术,可以保证项目现场与BIM模型实时交互的数字孪生场景的更好实现、新基建的建设将会显著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设效率。BIM+AI和大数据技术不仅为海量数据的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趋势预测能力和智慧决策水平。

数字孪生技术支撑片区园区的智慧化建设。BIM技术的普及应用,形成了各行各业“碎片化”的海量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形成数字孪生城市,为城市建设管理探索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成为BIM技术应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始终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管理,正全面推进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打通各行各业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

启动新三年行动计划,深层激发企业活力

展望未来,《报告》给出了下一步行动方向,五大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充分体现了“国际视野、国内领先和上海特色”,为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启动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实施工作,以系统化思维审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BIM技术在推进整个建筑业转型发展中的机遇与价值;进一步挖掘信息化技术自身的支点作用与优势,支撑和撬动行业的转型突破;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BIM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带动全市建设、设计、施工、咨询、软件企业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BIM技术应用和发展。为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二是构建监管体系,打造市级BIM技术数字化审查系统。为支持企业开展BIM技术深化应用,消除审批审查、监督管理的障碍,提升政府管理BIM技术及数字化水平,构建完善的审批审查和监管体系,编制符合政府审批审查需要的BIM模型交付标准,制定BIM模型直接生成二维图纸或数字表达规则,研究审查强制性条文、规定和指标等基于BIM模型的智能审批审查算法和方案,开发建设基于BIM模型的智能化审批审查系统。

三是优化政策环境,疏通BIM技术应用资金渠道。回顾和梳理全市已发布BIM技术应用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市BIM技术应用标准规范体系。科学有序地开展指南、规范、标准等文件的修编工作,结合重点区域全覆盖的推进任务要求,建立可看、可查、可管的机制,厘清立项、审查、归档等关节的查管权责,兼顾适度的技术先进性、可操作性。重点研究和解决BIM技术应用资金使用渠道合理性的问题。落实BIM技术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项审计的闭环机制。

四是激活研发创新,带动自主知识产权BIM技术研发。研发自主可控的BIM技术软件和硬件产品,制定鼓励和支持政策,落实政府扶持资金,鼓励市场机制引导多方资本参与,针对BIM技术图形引擎、建模等基础软件和关键薄弱环节,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和长三角区域合作,集中优势力量和创新资源,构建良好的生态,支持BIM技术重点领域软件和产品研发,带动自主知识产权BIM技术软硬件产品研发,逐步提升BIM技术基础和应用软件国产化比例和水平,加快产业化与应用部署。

五是完善人才机制,深层激发企业BIM技术应用内在活力。完善基础应用到高端复合型人才的教育考核机制,形成人才高地,推动深化应用。深入研究全市BIM技术培训教育情况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和解决不同BIM技术应用细分领域的从业人员在职业发展中的路径。以建设工程行业的出发点重新审视数字技术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角色定位,抓住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契机与价值。强化部门协同,促进政策制定、组织协调、推进落实中的协同创新;推进政企协同,深层次激发各类主体在推广应用中的内在活力与创新动能。

2021-06-24 徐敏 ——解读《2021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383.html 1 3 BIM技术深度重塑建筑产业新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