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建筑人物

吹响嘹亮的“军歌”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副经理陈军

□闻江 丁勇

他大爱无疆,赤胆忠诚,用辛劳和热血拼搏在四川什邡援建最前线;他审时度势,提出三项总包原则,开拓出重庆一方市场;他创新管理,引入超级BIM破解复杂工程结构、顶级机电系统之困,建起世界级巨型水电站大脑指挥神经中枢。2021年,凭借着13年来勇于担当的执着信念,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副经理陈军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不辱首善 树起援建者形象

2009年1月1日,陈军来到四川什邡援建最前线,担任起物华西苑廉租房二期一标段工程唯一的工长。最让陈军头疼的是当地招募的工人竟然有个不成文“三不干”规定,即:下雨天不干、出太阳不干、逢休息日不干,行为随意散漫,无法满足援建工程要求。面对现状陈军动起了脑筋。

要想工人们听从指挥,赢得他们的信任,首先要在行动上以身作则,拉近与工人们的距离。于是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工地,当工人们来到工地准备干活时,陈军早已在现场忙碌了好一会儿。施工中陈军更是直接带着他们干活,每天无论多晚都会陪着工人们直到下班,从工作到生活都与工人们“混”在一起,时间长了工人们也慢慢接受了他,把他当成了朋友一般,工人们的观念也在他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转变。

一个月后,陈军实施了第二招——引入竞争意识。他淘汰掉不合格班组,同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管理直降到班组甚至工人头上。如果哪个工人墙砌的好并评为当天样板,他就当场表扬发放物质奖励,此举有效地提高了工人施工热情和荣誉感。

一次陈军在现场巡视时,发现一名工人把一块缺角的砖砌到了墙外侧底部,他要求这名工人马上把这块缺角砖换掉,如果换掉的话,靠近这块砖一侧的墙都要拆除,等于是返工重砌。这名工人一听重砌立刻有了抵触情绪,但在陈军一番道理说服后,这名工人心悦诚服服从了。当他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时,他简单地解释说:“一块缺了角的砖就会影响整个外墙平整度和感观度,援建工程一砖一瓦都不能马虎,工人们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这就是陈军第三招起到的效果——建好规矩和树起威信。他当天提出的要求、下达的指令必须当天完成,绝不允许突破规范底线,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把牢质量、进度关。三个月后,工人们施工技术和熟练程度明显提高,觉悟意识发生了彻底转变,实现了双赢。5月20日,工程11栋楼提前一个月全部结构封顶,2010年春节前灾区人民顺利住进了新建廉租房。陈军也被北京前线指挥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7月,陈军担任项目经理从什邡援建前线来到汶川,在这个物资及其匮乏的重灾区,难以置信地在6个月时间里建起了汶川当时最高标志性建筑--住房安置小区三期工程三座塔式楼,创下了“汶川速度”。

三项原则 树起总包威望

时光飞逝,2012年4月,陈军挑起了15万平方米的重庆金融街融景中心项目重担。这是公司打入重庆市场第一块“敲门砖”工程。当时,除了承担主体结构施工,其余安装、消防、幕墙等20多家全是甲指分包。面对新难题,陈军审时度势提出了三项服务型总包原则,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原则一,科学安排,做到不偏袒。该项目施工现场极为狭小,二面崖壁,一面公路,只有一侧有2000多平方米的空地,在这“巴掌点大”的空地上,陈军每天需要绞尽脑汁考虑如何堆放各种材料设备,因为只要有一家不按要求堆放材料,就会导致第二天所有分包都无法施工。他还采用“少吃多餐”的进料模式加快流转速度,使得所有甲指分包在“螺丝壳里做完了道场”。

原则二,在总包与分包工序、作业面发生冲突时,总包无条件相让。工程封顶后,首先先做屋面防水和保温层贴砖等土建工程,再进行设备安装。此时安装设备却提前到场,现场没有多余场地堆放设备,陈军当即决定让分包先施工,结果等各种管线安装完后,只给顶板作业面留出了40多公分空间,工人只能爬着施工,不仅施工难度大,人工费也大幅增加,但为了大局着想陈军认为值。

原则三,在总包与分包先后抢工时,分包延误的工期由总包无条件抢回。屋面施工中原定计划分包和项目部各15天抢工时间,因分包多用去了5天,只给项目部留下10天时间,但项目部毫无怨言用10天抢了回来,保证了总工期不延误。

行动永远最有说服力,三项原则在分包中获得了很高威望,对总包管理给予了全面服从配合,当2013年10月工程竣工时,陈军也赢得了甲方尊重,甲方很痛快地支付了双方有争议的数百万元款项。陈军也由此开拓出了一方市场。

超级BIM引领 提升精细化管控

2017年6月,陈军转战昆明三峡大厦这座世界级巨型梯级水电指挥调度中心工程,结构和机电系统非常复杂。陈军通过深入思考,全方位、大深度运用了超级BIM技术实现各项目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他组建了BIM工作室。全过程引入深化设计值达LOD400-450BIM技术,竣工模型达到国内最高的LOD500,精度直达每根线路最末端,远超普通工程只达主干线的LOD300做法。

陈军在云南建筑业率先创造性地将BIM技术运用到对工人技术交底上。他让工人们在手机上下载E建筑APP平台,平台上BIM模型每个点技术要点,都直接标注的详细清晰,工人通过手机BIM模型就可以跟技术员同步交底。此举成功解决了过去层层交底到工人中间产生的信息消减,以及工人看图纸困难,交底效果不佳等问题。

两年里,BIM工作室马力全开,为工程保驾护航。运用BIM进行进度推演,项目部有效制定了双流水施工作业法,将每道工序的衔接时间精确到小时,半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结构施工的艰巨任务。使得工程2019年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2020年再获“鲁班奖”。

从什邡到重庆再到昆明,从“拼命三郎”到“智多星”,从普通工长到优秀项目经理,13年艰苦磨砺,陈军践行着自己“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的人生格言,筑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

2021-07-01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二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副经理陈军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3504.html 1 3 吹响嘹亮的“军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