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到2025年,浙江将基本形成内畅外联、经济高效、泛在先进、安全绿色、整体智治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成2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实现5个先行引领,打造10大标志性成果,争创交通运输现代化先行省。这是7月2日公布的《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即“123510”。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完成2万亿元综合交通投资,其中铁路4000亿元、轨道交通4600亿元、公路8800亿元、水运1020亿元、民用机场750亿元、站场枢纽570亿元、管道400亿元;将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
《规划》明确,新增综合交通网总规模约1万公里,基本建成“六纵六横”综合运输通道,形成以四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加快“轨道上的浙江”建设,实现市市通高铁。
实施铁路建设“345”行动计划,即建设铁路3000公里、完成投资4000亿元、运营里程达到5000公里,铁路县(市)覆盖率达到86%。
加快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网。完成投资4600亿元,新增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640公里。
高速公路完成投资约4800亿元,续建770公里,新开工约1900公里,建成1140公里。普通国道完成投资约2000亿元,建设约2000公里,建成1600公里以上。普通省道完成投资约1000亿元,建设约2000公里,建成约1200公里。农村公路完成投资约1000亿元,新改建约1.3万公里,实施大中修工程约3万公里。
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战略枢纽。完成投资约750亿元,新增运输机场2个、通用机场9个。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