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1月份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并前往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进行考察调研。作为该项目钢结构工程的施工方,中冶钢构全体员工倍感自豪,迅速开展学习习总书记对冬奥会项目建设提出的“世界一流”“自主创新”“问题导向”“精益求精”“奋斗精神”的要求和指示,并作为干好冬奥会后续项目建设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指引,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力争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任务。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被称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场馆设施建设项目的子项之一,建成后将是国内首条世界级别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国内唯一符合冬奥会标准的赛道,将举行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11个极具挑战和观赏性的比赛项目。项目建设7条雪道,赛道全长约10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900米,总建筑面积共计38854平方米,共需完成钢结构安装近25300吨。依山而立的“明珠”主雪道起点位于山巅2198米处,是冬奥场馆中的“三最”工程——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建设难度最大。
作为承建了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雪车雪橇,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奥运村及古杨树场馆群三个冬奥项目钢结构工程的建设者,中冶钢构广大干部员工提高政治站位,用双脚丈量山川,用汗水浇灌山坡,逐一攻破急、难、险、重“拦路虎”,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施工任务。
海拔高、作业场地狭小。项目最高海拔达2198米,施工路线长,前期无正式施工道路,山势陡峭,山地地形复杂,且场地狭小,各项专业穿插施工繁多,唯一进场道路狭窄、拥堵。项目团队根据现场情况,积极同业主、交管部门沟通,在仅有一条进场路的前提下,通过改装六驱车增加运输能力减少运次、提高运输次数;针对构件进场道路坡度大、大马力运输车辆爬坡困难的情况,项目部在雨雪天时专门配置了挖掘机随时待命,通过拖拉运输车上山,24小时不间断点单式运输,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部分恶劣的路段,机械运输设备不具备工作条件的情况下,项目团队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采用最原始、最吃力的人工搬运,把几吨重的构件和设备肩挑手推运山上。
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多变。项目地处高山,气温较低,夏季高温多雨大风雷电,时常出现“山顶暴雨、中间平台大雨、集散小中雨、中站小雨”等恶劣天气状况。山顶出发区位于海坨山峰顶,时常伴有大雾、大风天气,风力有时达十级,冬天气温温度最低为-35摄氏度,平均温度-20摄氏度左右。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项目团队发挥“铁军”精神和善打硬仗、敢打硬仗的作风,未雨绸缪、科学研判,全体人员随时待命,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一旦天气适合施工,全体员工“抢”字当头,抓住机遇,分秒必争,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劲和韧劲啃下影响项目进展的“硬骨头”,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施工节点建设任务。
在公司和项目部两级精心策划下,项目团队用智慧开展工作、用能力创造条件、用信念克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破解个个难题,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工程建设向目标迈进:2019年3月12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第一标段项目钢结构工程第一根钢柱顺利就位,标志着该项目顺利开工。同年9月8日,经过日夜轮班奋战,克服重重困难,最后一根钢构件的吊装就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顶出发区主体钢结构顺利封顶。2019年11月15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启动造雪工作,标志着造雪泵房正式投入使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第一标段工程真正进入了最后关键阶段。
“铺冰造雪”是冬奥会场馆建设的关键工作。造雪前,要建设供应造雪用水的泵房等多项工程设施,从集散广场到山顶出发区的高差有908米,单独一座造雪泵房难以完成输水任务。经过反复研究,海坨山上的滑雪场地将建设三座造雪泵房——PS100、PS200和PS300,通过三级泵站将造雪用水分别注入各雪道造雪系统,最终到达小海陀山2198米最高点附近的山顶出发区。
中冶钢构参建的三座造雪泵房分散布置在不同的区域,楼阁虽美,建造不易,造雪泵房的位置曾先后三易其址。钢构件运输异常艰难,机械设备在这里都“趴窝”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此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沿山修筑的“之”字路坡度大、转角小,普通的运输车辆无法行驶。面对一件件长近12米重、约3吨的钢构件,能装下它的运输车辆爬不动现场的陡坡,能爬陡坡的运输车辆往往又不足够容纳它。为此,项目团队绞尽脑汁集思广益,多次修改运输方案,中途更换三四种运输机械,最终顺利解决了这个“拦路虎”,确保了构件顺利运输。
中冶钢构为了建设好这项“超级”钢结构工程举公司之力、聚多方之智,为项目部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战略支撑,全力推进工程施工建设,牢固树立起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最终确保了各项施工节点,保障了高质量、精益求精完成施工任务,以优质工程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国文清董事长在中冶集团2021年工作会上指出: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要求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三亿人上冰雪,也是中冶的巨大市场。作为三个冬奥会场馆钢结构工程建设者,中冶钢构人以亲历了这场重要盛会建设为荣,深感无比自豪。中冶钢构将以冬奥会项目建设为契机,继续以打造提升“中冶钢构”品牌为己任,确保在国内高端钢结构市场牢牢占据领先地位,展现出独占鳌头的品牌优势,向国内钢结构行业前三甲发起冲刺! (乙福祥 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