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举办的“面向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专题学术论坛在广西柳州市落幕。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高校、企业、研究院和自然资源系统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制度、方法创新展开了深入研讨,并结合实地考察,深入交流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案例。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蔡运龙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域分异规律、区位理论、生态系统演替规律、自然资源动态观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地理学原理。他以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探讨“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路径。
浙江大学教授岳文泽在题为《新规划赋能空间增值的路径探索》的演讲中,提出了规划赋能空间增值的核心路径,即践行绿色发展,发展高质量生态经济,高水平保护生存环境,促进高品质生活;推动创新生产,建立“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郝庆做了题为《从技术方案到空间治理转型:广西经验与未来展望》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一些地方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沿袭传统的规划思维,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治理的需求。他从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创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钟德超就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提出建议。他认为,应以新的规划理念探索适应新发展要求的路径,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为契机,大胆创新规划编制实施的理念和技术方法,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贡献力量。 (黄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