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加速进入数字时代,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需,新基建正在重塑传统产业新格局。
基建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29日,在秦皇岛市召开的2021数字峰会“数字施工分论坛新基建专场”中,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建平教授分析了新基建给建设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她认为,“ 在新基建驱动下建筑行业,主要有二个发展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新基建驱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要把握新基建的新机遇,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来重塑我们企业和项目的组织关系,业务模式和生产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化管理;智能化升级是基于数据加算法的智能决策和智能管理。第二个目标是行业协同推进智能建造,智能建造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其一是全过程数据智能的感知、识别、采集、定位、跟踪、传输和管控。其二是数字化建模和数据管理的平台。其三是数字化协同的设计,其四是工厂化生产和自动施工。”
从建筑行业角度看,从2017年到2021年国家每年均针对基础设施行业,推出关于行业数字化的不同政策,这些均为基建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特别是近三年提出的交通强国、数字交通、国家立体交通规划,均明确要深化BIM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工厂化生产、装配化、集成创新应用等在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推广和应用;今年更是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要达90%以上,正是这些相关政策推动了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而从建筑企业角度看,随着高质量发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陆续的推出和实施,企业管理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企业组织层级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定位。从集团公司到工程公司,再到项目部(总包部)三个层级的数字化转型的定位简单总结成,集团公司:战略发展中心、市场经营中心、投资运营中心;工程公司:资源调配中心、解决方案中心、项目服务中心、产业发展中心;项目部:责任成本中心、履约执行中心。集团公司到工程公司是一个“使能”的过程,工程公司到项目部是一个“赋能”的过程。
基建行业的痛点与挑战
基建行业最核心的业务场景“跨时空远程指挥调度”,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公司对项目的跨时空调度,包括现在基于物料、生产和技术的混凝土中心、集采中心、技术解决方案中心;另一个层面是在项目中施工现场和固定厂站之间关于人、机、料整个资源的调度。上述业务场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存在高频率、长距离、多交叉、快时效、高难度的特性,而这也是远程调度最大的难点。放眼当下,“不确定性”仍然是基建项目管理面临最大的问题。回过头去看整个基建工程里面出现的问题基本围绕着质量、安全风险,进度、投资失控,而引起这些问题的最大核心因素是对信息的未知。这种未知包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时信息获得困难、信息衰减严重、信息失真等一系列问题,它所产生的严重结果就是决策依据不足,进而导致决策不当甚至是决策失误。
数字化解决方案:三个关键与三大阶段
如何化解上述所说的“不确定性”,广联达根据多年的数字化建设经验,率先提出“数字项目”概念,即数字化才是解决“不确定性”的最优手段。
29日的基建专场中最亮眼的当属“ 广联达数字基建整体解决方案1.0”正式重磅发布,为建筑行业新基建发展指明了方向。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付卫国指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源自自身对业务发展的需要,要抓住三个关键,第一个是要素和活动的数字化,这是最底层的也是最关键的;第二个是管理和协作的在线化。第三个是方案和决策的制度化。而数字化转型战略想要真正落地也有三大阶段,第一个是规划阶段,第二个是系统建设阶段,第三个是实施阶段。在三个阶段里,在系统建设阶段又分三个中心,三大中心分别是数据中心、应用中心、技术中心,这是整个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架构。”广联达基建解决方案部首席业务专家贾仙平也阐述了数字基建的解决建议,他谈到,“打造整个基建项目数字化方案,要聚焦机械工程,项目建设、监管与调度等业务场景,要解决岗位绩效、管理增效,企业创效等核心问题。利用包括5G , BIM,IOT等新技术,通过对项目的实体数字化、施工要素的数字化以及项目全过程的数字化,实现对项目现场作业的可控、项目指挥的高效及企业决策的精准,从而最终实现基建项目数字化转型。”
所谓的“数字项目”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的数字化:基于BIM+GIS的空间+建筑实体数字化(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机电、场地、措施);基于PM系统的管理过程数字化(主要包括技术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基于IOT的生产要素数字化(主要包括人、机、料、法、环);基于人工智能AI的决策数字化(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判断、预警)。基于这四个方面数字化的整合和升级,最终形成了整体的基建数字化解决方案,给最大难题提供了最优解。
中铁隧道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刘毅认为,数字工地将各类设备数据接入到平台中,在一个模型里,实时显示现场各类生产要素,使施工现场数字化,数据更全面准确,可以把我们的人员、材料、设备等资源构建成一个实时高效的远程智能监管平台,有效地将人员定监控、人员定位、工作考勤、应急预案、物资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相关的进行采集和分析,为管理层人员进行人员调度,设备物资监管以及项目整体进度,提供一个科学决策依据。
数字基建打造管理新范式
数字基建,将成为基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主旋律。从行业或企业的角度看,可将数字化转型分为三个层面:规划、建设、实施。广联达依托20年行业探索与实践,在数字化转型中沉淀了扎实的技术与业务能力,在系统建设方面,广联达依托全面的产品系列,为客户提供从岗位提效、项目管理、企业经营、数据应用四个层面的软件服务。
广联达数字基建解决方案基于广联达自主核心技术,为公路、铁路、市政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行业客户提供覆盖企业、项目和岗位的项企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运营数字化、指挥调度数字化、决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实现这样的场景,还需要建设多方面能力来支撑,甚至需要引入生态伙伴和服务商进行协同。广联达经过了20多年的建筑信息化实践和数字化探索,在数字建筑理念的引领下,不但实现了数字造价和数字施工核心业务的长足发展,数字基建也正式进入独立运营阶段。在基础的产品架构之外,广联达还拥有更多的能力帮助客户,促进行业数字化发展,例如:业务咨询与IT计划、标准定制与输出、开放生态合作等。在现实状况中,企业拥有数字化改变的诉求,但往往不知道从什么方向去改变,如何改变。针对这一问题,广联达可以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和IT规划服务。目前绝大多数总包企业都希望并且尝试制定自身的企业标准。广联达基于广泛参与模型、分类编码、业务定义等行业标准制定的经验,可以和客户合作帮助制定企业标准。建筑企业的数字化,涉及大量硬件、软件需求和大量外部对接,广联达开放的生态合作,为客户需求选择更优产品、技术支持。
遥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广联达BIM、GIS、IOT、AI、大数据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加持下,数字基建的蓝图将更加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