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业界·资讯

不确定的是市场,确定的是自身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上接第5版)

四是以工程设计业务为基础,延伸到工程EPC总承包、工程管理、运维服务,走高端化、特色化、专业化道路,不要轻易转型,而是要不断提升和延伸。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与投资决策者最靠近、最熟悉,最了解投资意图,最容易获得业主信任;对工程最熟悉、最有感情,能够把握住难点、关键点,能够通过设计优化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工程建设和运维目标。

五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从本质上看,应该是咨询业+建筑业=产业咨询+工程咨询+工程建设+核心制造。

基于以上几点,从企业、协会两个主体,就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找准勘察设计发力点,确定业务定位,提升相应能力。一是创新方案。要发挥先导和集成创新作用,赋予工程更多价值,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提高工程投资经济性,并形成后发投资优势,贯穿工程设计全过程,特别是前期投资决策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方案创新,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引导作用,赢得客户信任。促进方案创新也是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核心内容。二是精准设计。使工程设计更具科学性,方案更加优化,提升工程品质,降低造价。具体措施包括精确计算、BIM应用、数字孪生,设计深度直达施工安装。这些也是防范EPC总承包风险的有效措施和利润来源,成为优秀设计企业承担EPC总承包的优势。三是精细管理。对工程投资意图的理解、对设计方案的把握、对设计信息的全面掌控等优势,更能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实现工程建设的“多、快、好、省”。适合的业务有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等,工程总承包推荐采用“EP+CS”、EPC等合同模式。四是智慧运维。智慧运维是工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可以持续为客户服务,成为工程“4S店”。服务内容包括运维软件系统、远程诊断、运维管理、技术提升改造等,目的是提高运维效果和效率。

第二,企业业务模式再定位。按照业务定位,勘察设计企业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一是工程设计咨询(顾问)公司。是在设计业务基础上,发展工程咨询业务,包括投资咨询、工程建设过程咨询、运维咨询和技术改造;二是国际化工程公司技术公司。以海外业务EPC总承包业务为主,发展工程投资咨询和工程全过程咨询业务;三是细分行业工程技术公司。主要业务为工程EPC总承包与工程设计、咨询;四是专业工程技术公司。主要业务为跨行业专业工程EPC总承包与工程设计、咨询。五是专业设计师事务所。主要是专有技术相关服务业务。

第三,科技创新。开展技术研究与合作,掌握工程的核心技术,发展核心技术载体业务和产品。如果没有载体,创新就没有意义。

第四,数字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程设计相关业务上的应用。要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增强竞争优势,实现超越或至少保证不被淘汰。

第五,实施企业重组、合伙、合作,建设企业产业生态圈,增强企业竞争力。

此外,我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是要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成本领先,保证企业能生存下去;产品技术、服务价值领先,才能有好的发展;研发投入与无可替代的核心技术、品牌价值、高端人才、劳动生产率、风险承受能力等指标要良好。总之,市场地位是做出来的,取决于你对他人的价值贡献,有条件的企业业务要向前端、高端发展,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

第六,行业协会要发挥好以下作用:行业价值提升,行业地位和美誉度提高;市场竞争有序,推动行业进步和会员单位能力提升;建立会员青睐、自觉遵守的合法行规。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引领业务发展方向,提供业务支持。“十四五”时期,协会将研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深挖行业价值,不断优化行业业务定位;反映诉求,提出政策建议,开展广泛调研活动,聘请专家深入研究课题;统计行业信息,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环境条件及其变化,提出行业发展战略。宣传行业成就与价值,研判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预测市场需求,提出协会会员行动方案;

二是服务行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协会将做好行业营销工作,积极争取机会,代表行业参加国家战略制定;宣传行业价值,宣传行业、会员业绩;积极做好法律、法规、政策、技术等方面会员救济工作;做好联合保险、相互保险、物资和软件以及工程总承包等方面的集中联合采购;积极为会员、企业提供相关资讯和信息服务;

三是帮助会员提升能力。“十四五”时期,协会将积极推进共性业务建设、团体标准、培训,加强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做好创优、评优、宣优、推优及交流活动;

四是规范会员行为。协会将采取多项措施,规范会员行为、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诚信记录并向社会公布,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将以上工作纳入协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管理,长期推进,不断深入。

小结与寄语

“十四五”时期,勘察设计传统业务市场规模总体可能会保持稳定,但细分行业、区域布局会有所变化,市场竞争将会加剧。新建设模式将会增加市场机会,但急需补足能力。现在,很多企业人员配置、组织机构等没变,但却想做新的业务,我认为这种情况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企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欲速则不达,企业的能力和业务一定要相匹配,不能操之过急。企业必须关注市场在哪里、有什么新要求?业务和产品竞争力是什么?这就需要狠抓能力、人才队伍和业绩建设,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企业要以战略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管理制度,筑牢持续发展的基础。

2021-08-16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024.html 1 3 不确定的是市场,确定的是自身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