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6日,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安全防范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对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会议要求,加快补上项目建设制度漏洞,研究修改企业资质条件和工程项目中标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建设项目施工行为,对应报审而未报审的违法违规新建改建扩建纳入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力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成绩来之不易,同时要清醒地看到,近期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非法违法、违规分包转包等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重不落实,法治意识淡薄,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有的主管部门对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不透、抓得不准,从事前防范、事故调查、责任追究和管理制度都有欠缺漏洞,监管执法宽松软,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今年后几个月,安全防范面临的复杂形势可能进一步加剧,老风险积聚,新风险不断增多,全球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安全防范须臾不可放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重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切实解决当前最突出、最紧迫、最薄弱的问题,坚决遏制事故反弹势头,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会议强调,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下功夫抓落实。自觉主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作为最现实的“国之大者”,把安全发展有机统一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各领域、全过程,以高水平安全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对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的监管事项严格把关,对重点企业、重大危险源要紧盯不放、重点监管、全覆盖监管。
会议要求,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抓落实。加快补上项目建设制度漏洞,结合建筑业改革和企业资质审批管理改革,研究修改企业资质条件和工程项目中标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建设项目施工行为,对应报审而未报审的违法违规新建改建扩建纳入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研究完善矿山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把转包分包、只控股不管理等问题作为重点。加快修订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涉及安全的内容作为强制条款。加快补上用工管理漏洞,大力培养适应高危行业安全需求的新时代产业工人,严格落实劳务派遣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制度,对假培训、假考试、假证书的,对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培训单位一并依法处罚。加快补上基层治理漏洞,创新基层网格施工安全问题隐患发现机制、完善公众举报奖励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治理整顿的精准性、时效性。要在打非治违上下功夫抓落实。盯住矿山、危化品、住建等行业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果断治理、精准执法,严防重大事故反弹。要在抓好防汛救灾上下功夫抓落实。全力防范应对极端天气灾害,落细落实应急联动机制,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县乡短临预警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立即撤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