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营造

他们站在数字化建造领域的前沿

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BIM中心为众多工程提供技术服务与管理模式升级

□章华平

成立于2014年的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BIM中心是一支既年轻又富于创新的团队,26位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其中党员9人,团员8人。该团队成员专业覆盖结构、建筑、机电、环境、装饰、IT研发等,全部拥有国家认证BIM岗位能力证书。7年来,在各类全国性数字化应用大赛中斩获70余项荣誉奖项,其中一等奖以上奖项15项。该团队致力于提升工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工程实施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在数字化建造、智慧工地建设、信息化管理三大业务领域,逐渐成为总承包部一支重要的专业技术力量。由于业绩不凡,该团队被授予“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市“青年文明号”殊荣。

据上海建工集团副总经济师、总承包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张锦彬介绍:十多年前,集团总承包部就投入巨资,开始研究BIM和信息化、数字化建造技术。7年前,通过培育与引进人才,率先建立集团总承包部BIM中心。如今,这支数字化应用团队,已为并正在为集团众多重大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造,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化管理升级服务。

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BIM中心主任崔满介绍时打开西湖大学云谷校区E区学术环工程数字化模型,一幅幅彩色三维图,准确透视出各部位的“骨骼”,一目了然。崔满说:他们的工作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BIM团队以打造“信息化智慧工地”为目标,研究基于物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智慧建造”,构建集“数据采集、信息记录、数据分析、快速反应”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系统;以BIM模型为载体,整合项目设计初始信息、建造过程信息和竣工验收信息,项目竣工的同时实现数字化交付,为未来工程智慧运维提供数据信息基础。

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现场服务,是这支BIM团队的工作重点。他们通过整合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集成应用硬件设施和数字平台,先后为上海莘庄地铁上盖综合开发、上海董家渡金融城、澳门口岸旅检大楼、温州瓯江口地下管廊、上海张江科学城、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上海北横通道、中法航空大学、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等50多个重点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与现场服务。尤其是在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为代表的重点工程建设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该集团总承包部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7年来,他们先后承担市科委、集团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攻关,累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集团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及参编中国工程建设CECS团体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3项。

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BIM中心还担负着企业新进员工的岗前实习与培训工作。该团队成立之初,总承包部就立下规矩:每年安排一批新进员工在BIM中心完成3个月的培训,再分配至各管理公司及项目岗位。多年来,已先后培训了近百名具备基本数字化能力的员工,为总承包部加快提升数字化建造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BIM中心还连续3年积极为上海市中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培训,并先后与上海济光学院、房地产学校一起建立校企联合的数字化建造实训基地,走进课堂,帮助学校打造精品课程,把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技能人才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

2021-08-19 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部BIM中心为众多工程提供技术服务与管理模式升级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070.html 1 3 他们站在数字化建造领域的前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