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作为工程建设行业设计、施工以及运维领域中数字化技术与应用的推动者,欧特克近些年一直聚焦工程数字化核心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涵盖了工程建设行业的未来技术研究、AI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机器人、未来新型制造业,制造业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等8大方面。
今年4月,该公司正式推出了欧特克ECO-X行业数字生态加速计划,支持创新、孵化技术、培育生态,致力于与业界生态企业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前不久,在欧特克与伟仕佳杰共同举办的2021年数字建造大师汇以及数字化建造专题会议上,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邵建发表了题为《发掘数据价值助力工程数字化转型》的专题演讲。李邵建认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工程建设行业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必然路径,同时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要求。
他谈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二维数字化,并从单一的三维模型应用走向了集成式应用。同时,我们正迈向一个通用数据环境下的互联BIM(建筑信息模型)时代,未来,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朝着数字孪生、大数据下的自动化和智慧化的方向不断前行。”
第一届工程建造大师汇,从“未来设计”“智能装备”“智慧施工”“数智运维”或者说数字化智慧运维四个维度,分享和探讨数字化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实践。李邵建说,除了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应用这个角度去理解数字化转型,还应该从横向融合的角度,去理解数字化技术所创建的数据及其价值,对工程项目甚至是对工程建设行业所造成的全面深刻的影响及关联。
“挖掘数据及其业务价值,才是我们在工程项目各阶段使用数字化技术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欧特克确定了自己的技术愿景,也就是紧密围绕以数据为核心的三个关键技术趋势:数据互联,自动化以及基于数据的业务洞察。
创建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工程数据是数字化的基础;针对海量数据的高效能自动化处理是数据真实性和业务效率的保障;而基于海量数据形成的业务洞察,是数字化所以赋能业务的根本所在。
在数据互联之前,李邵建强调,数据的互联需要有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再将目光放在致力于数据的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
今天,构建与业务紧密结合的通用数据环境,正是目前大多数已采用BIM的工程企业现阶段的致力目标,也是未来进阶到更高成熟阶段的必由之路。
李邵建说,“创新技术为我们展现的愿景仿佛触手可及,然而我们需要更加聚焦在当下。”
通向未来之路是否顺利,有赖于我们今天是否能够将BIM数据真正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技术及管理价值的创造中。只有将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传统的各种信息和业务线条、逻辑关系等实现了数字化,才谈得上工程建设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欧特克专注于为创建BIM数据和管理BIM数据提供底层的技术标准及平台,通过开放的架构和开发接口,与垂直行业的合作伙伴,在他们擅长的细分领域,共同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业务解决方案,实现建设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李邵建指出,数据与财富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数据并不一定让您变得富裕。只有在有用的数据能够及时得以输入,并能让您获得做出决策、采取行动所需的有意义的业务洞察力时,数据才有价值。
基于数据的业务洞察涉及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的全过程,设计和施工阶段已经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是在运营维护阶段,这个一直被寄予厚望的能实现巨量数据价值的阶段,成功案例却并不多见。于是,数字孪生的概念被业界提出,从业者寄望于“数字孪生”能够为运营维护的价值落地提供承前启后的支撑。
欧特克扎根中国已近三十年,在这里有着公司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欧特克的成长也有赖于合作伙伴的支持。通过打造充满活力和开放互联的本土生态系统,欧特克与行业伙伴共同努力,已经在技术标准、管理平台、生产岗位专用工具、高新技术拓展、配套支撑资源、社会综合效益等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中国本土价值的落地。
李邵建说,“我始终坚信,只有拥有一个茂盛且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才能为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持久动力;开放、包容、创新的数字化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整个行业数字化的健康发展。” (欧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