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湖南省发改委正式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明确,湖南将形成协调互补的城镇化格局。优化形成“一圈一群三带多点”新型城镇格局,长株潭都市圈区域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3+5”城市群发展,岳阳市、衡阳市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质增效,培育形成一批特色强县、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产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率达到72%。
打造国家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常益长、长赣高铁,规划建设长九高铁,打造长沙“米”字型高铁枢纽。加快建设宁韶、江干、醴娄扩容等高速公路,构建长株潭高速公路网。拓展完善四小时国际航空圈内的客货航线,整合长沙金霞物流园、长沙货运北站、旺东物流、湾田国际物流园、株洲铁路北站、湘潭铁路货站等资源,共同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打造三条城镇发展带。沿主要高铁通道,引导人口、产业等要素集聚,打造京广城镇发展带、沪昆城镇发展带、渝长厦城镇发展带三条高度集聚城镇发展带。建设东接海上丝绸之路、西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镇发展带。
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性城镇群。加快推进津(市)澧(县)融城。有效打破行政壁垒、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加快促成地理空间对接、产业差异共生、基础设施互通、公共服务统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打造市域副中心、澧水中心城。
推动“西南云大”城镇群发展。突出中心城区引领带动能力,加快西渡、南岳、云集、大浦等重要城镇融城发展,辐射带动衡南县、衡阳县、衡东县、衡山县、南岳区加快发展。
加快郴州市“大十字”城镇融合发展,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特色和示范性的山地型组团式中小城镇群。实施城镇群提质战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以及资兴、桂阳、永兴、宜章等县城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人口集聚能力,增强“大十字”城镇群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宜居城市。落实“一城一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保证长沙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形成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株潭都市圈推进融城示范社区建设。
(卜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