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尺,2021年上半年度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对该市的市容环境状况开展了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
今年的测评评价体系进行了“再升级”,整合了市民群众关注度逐渐降低、管理要素相似度较高的指标,新增“城市家具养护”“景观灯光建设”“城市绿道、口袋公园建设”三项内容,同时聚焦市容环境的提升与突出问题的整治成效,新增了“进步感知”指标,显示13项大类指标与上一年相比的进步状况。
2021年上半年度上海市市容环境状况社会公众综合满意度为81.15,评价结果处于良好区域,比2020年同期上升0.17,与2020年下半年的81.04相比也有所提升。其中,现状感知评价为81.21,进步感知评价为80.23。
大类指标情况
13项大类指标的综合满意度全部达到了良好水平。其中,“服务规范”、“校园周边环境”和“交通集散地环境”的得分最高;“居住区环境”“集市菜场环境”和“工地环境”得分较低。
从区域划分来看,中心城区各项大类指标综合满意度均高于郊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的13项大类指标评价均达到了良好水平,郊区范围则只有“服务规范”“校园周边环境”“医院周边环境”“交通集散地环境”等4项大类指标达到了良好水平,其余9项仍处于尚可水平。其中,中心城区和郊区在“公厕管理”“校园周边环境”和“交通集散地环境”等方面的差距较大。
具体指标情况
从全市层面来看,34项具体指标中,有33项评价处于良好区域。唯一一项评价处于尚可区域的是“小区内各种车辆规范停放”。其中,具体评价结果较高的5项是“道路保洁人员作业规范”“垃圾粪便清运人员作业规范”“校园周边环境秩序”“公交始末站、长途客运站、轨交站点周边环境秩序”和“公交车、出租车等社会车辆车容车貌”。评价较低的还有“合理划定自行车、电瓶车(含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车辆停放规范、整齐”和“道路平整无坑洼”等。
从区域划分来看,中心城区街镇在各项具体指标的平均水平上均领先于郊区范围街镇。其中,“公共厕所(倒粪站)内外环境、各类设施维护”“公交始末站、长途客运站、轨交站点周边环境秩序”和“校园周边环境秩序”等三项指标的差距最为明显。而在“小区内各种车辆规范停放”“小区绿化养护”和“道路平整无坑洼”等指标上差距较小。
景观区域测评情况
全市景观区域的总体评价明显高于全市市容环境平均水平。市容环境评价结果最高的三个区域分别是浦东国际机场地区、人民广场地区和虹桥机场地区,评价结果最低的七宝老街也达到了优秀水平。
(记者 顾今 见习记者 葛沁宁 通讯员 张宁明 接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