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营造

为860户居民圆乔迁梦

——中建一局温州龙港江口城中村改造A-01项目建设掠影

□刘 璐 汪 苗 李 桐

7月15日,在浙江温州市龙港市通港路与江口路交叉口城中村改造A-01地块,七栋崭新的高楼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矗立在蓝天和大地之间。由中建一局承建的龙港江口城中村改造A-01项目全部封顶,预计2022年完工,届时864户居民将喜迁新居。

拆旧建新,开启村民的圆梦之旅

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温州市龙港市江口村村居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计生等问题突出,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等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面貌较差。对此,龙港市政府大力推进江口村“城中村”改造,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温州龙港江口城中村改造项目迫在眉睫。

A-01项目东起江浦路,南接沿江大道,西邻城市公园,北靠鳌江,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包含7栋单体建筑,两层地下室。江口村位于鳌江沿岸,虽然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优越,但是由于当地房屋年代久远,危旧房多且间隙紧凑,房屋拆除和垃圾清理工作难度极大。项目必须保证在不损坏其他周边建筑的情况下,快速施工。但江口村民大多是老年人,对拆迁认同度不高,且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交房,为此,中建一局的建设者们马不停蹄地开启了为864户居民“圆梦之旅”的征程。

众志成城,缩短村民的圆梦“旅程”

龙港A-01项目是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投资类项目,其地质条件复杂、当地天气情况多变等问题无形当中为项目部的“圆梦周期”增加了压力。

施工地带表部填土主要为塘渣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黏性土和碎(卵)石、块石,局部场地表部为废弃泥浆,且场内下部软土为淤泥,具有高含水量和大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弱渗透性的特点,对基坑开挖的安全不利,对地下结构施工工期也有较大影响。针对地质条件特点,项目部在场内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尽快排出地表水与开挖面层积水;组织充足的人力、物力抢抓地下室施工进度,保证开挖一个区块后48小时内浇筑封底一个区块,10天完成地下室底板浇筑,防止基坑围护结构底部发生踢脚安全事故;同时,采用预制水泥板胎模技术替代砖砌胎模技术,有效缩减地下室底板开挖后到浇筑封底的时间。

由于温州市禁止使用爬架,项目只能采用满堂外架辅助施工,但龙港市天气多变,3至6月为梅雨天气,7、8月为台风季,地下室潮湿环境及满堂外架长时间搭设不利于施工。对此,项目部因地制宜提出后浇带采用超前止水后浇带,并与集水井并用,以达到持续干燥状态。此举极大地推动了装饰工程提前进场,缩短工期60天!

绿色建造,美化村民的圆梦新居

龙港A-01项目是完善龙港市城市功能的一项省级重点民生工程,对此,从施工图设计到项目建造过程,项目始终坚持营造绿色生态、节能的施工环境,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在主体工程施工时,按照施工图纸预埋正式照明的套管,利用套管穿线并安装临时灯具、开关,替代临时照明使用,保证了临时照明亮度及使用安全,也节省了临时照明成本。

在施工技术方面,经与设计、监理、业主多方沟通研究,项目部决定将部分标准层主体施工木模板改为铝模板施工。铝模板具有自重轻、承载力高、施工效率高、混凝土表面质量好、周转次数多等特点,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抹灰工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龙港市降雨丰富,年均降雨量高达1670毫米,雨水充足。项目采用雨水收集的方式,建立雨水收集库,施工现场设备冲洗、混凝土喷洒养护,洗车池车辆清洗等均采用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的方式,变“废”为“宝”,极大地减少了施工耗水量,达到了节水效果,真正意义上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

项目开工以来,凭借优秀的履约能力,项目部先后荣获“2020年温州市优质桩基工程”“2021年温州市标化工地”等称号。同时,广大建设者在施工之余,还成立了爱心支援服务队,经常性地组织清扫鳌江沿岸、关爱空巢老人、捐款助教等,荣获苍南“海上蛟龙、东海铁军”捐资助教爱心单位及2018年度捐资助教爱心单位。项目竣工后,将极大改善区块生活、居住环境,解决当地建筑、生活垃圾难清理,地下生活污水难排放,绿地、绿化占比率低等问题,进一步推动龙港市沿江板块改造,重塑鳌江沿岸的城市天际线,助力龙港城市形象的精彩蝶变。

2021-09-09 ——中建一局温州龙港江口城中村改造A-01项目建设掠影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306.html 1 3 为860户居民圆乔迁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