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水泥均价虽略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煤炭成本大幅上涨,拉高水泥生产成本,行业效益下降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国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836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润730亿元,同比下降7.2%。预计全年国内水泥产量与去年大体持平,需求维持平台期特征不变。
——从需求层面看
全年国内水泥产量预计在24亿吨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自8月开始,产量月度环比将会转正,同比或将继续处于羸弱状态。一是基建方面,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将提速,基建投资增速或有所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5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速为2.6%,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建投资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作为地方基建资金主要来源的专项债,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专项债会加快发债进度,完成全年3.65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发行任务,意味着下半年还有约2.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待发行,因此下半年基建对于水泥需求端仍将起到托底作用。二是房地产方面,房地产新开工虽偏弱,但不会失速下滑。受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不断趋严影响,二季度以来,房企新开面积单月同比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托底思维,对水泥需求产生的下滑冲击有限,整体影响不大。
——从供给层面看
下半年预计包括陕西、广西、江西局部区域存在新点火产能释放,给局部市场将带来一定压力,但限电、能耗双控、错峰限产等因素将继续抑制产能的发挥,水泥行业依旧面临供需双控的市场环境。
——从价格变化看
进入8月后,随着不利因素消退,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恢复,供需关系不断向好,水泥企业心态也理应有所调整,重视行业自律措施。根据数字水泥网监测,自8月1日起,华东、中南地区水泥价格已开始陆续修复上调,多地普涨20至40元/吨。鉴于今年煤炭生产成本同比增加明显,预计将会推动水泥价格中枢不断上移,全国价格水平有望恢复到去年同期或超过。东北和华北经历长期的需求低谷,供给结构、竞争格局正在不断优化,错峰生产常态化日益成熟,价格也有望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效益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 陈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