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民主协商、多管齐下、共建共享的住房保障项目惠及中低收入居民
本报讯 2021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评选活动日前圆满结束,经联合国人居署官员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严格评审和筛选,陕西省宝鸡市以运用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创新实践,从全世界170多个申报主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亚洲和我国唯一获奖城市,也成为西部省份首个获奖城市。
宝鸡市自2009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以来,持续秉承推行低碳化建设原则。全市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居住区绿化率达到40%,海绵城市建设项目41个,完成海绵城市改造面积约18.36平方公里,加强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4个项目被纳入中西部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支持项目。建成城市公园21个、增加绿地285万平方米,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覆盖数达到705个,公共机构296个,覆盖率100%,居民知晓率95%,参与率90%。
宝鸡市以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美丽城市”为目标,坚持“多方参与、民主协商、多管齐下、共建共享”的思路,累计为25.3万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了保障性住房,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82个小区和132个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共计15.84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51008户、143326人出棚进楼;建成13个公租房小区、29300套住房。因此,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表彰其创新的住房保障项目惠及宝鸡市中低收入居民,为居民提供平等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服。
9月16日联合国人居署正式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宝鸡市获得2021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联合国人居奖由联合国人居署于1989年创立,每年评选一次,主要表彰为人类居住条件改善作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是世界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2个城市、项目和个人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