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eter Reina
英国研究人员表示,一项针对全球86年来项目绩效的大量最新研究证实,根深蒂固的乐观偏差导致基于预测的成本效益分析“误导性极强,甚至比毫无价值的分析还要糟糕”。他们补充说,尽管建筑技术和实践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发展,但成本效益分析的失败“在空间和时间上似乎是普遍存在的”。
在行为科学出现很久之前,“成本效益理论和实践……还没有匹配其对偏差的性质和原因的调研结果”,来自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的研究学者说。因此,他们发现,各种项目类型的效益成本比继续被高估50%至200%。
为了改进项目评估,研究人员呼吁通过系统参考以前项目的实际绩效来消除偏差,通过奖励和惩罚激励预测者提高准确性,并完成独立审计。他们还主张将分析结果整合到现实生活中的民主决策过程中,这一过程比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更能考虑其他问题。
这项题为“成本效益谬误:成本效益分析为何被打破以及如何解决”的研究是基于1927年至2013年间在六大洲的104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建造的2062个公共项目的经过验证的成本效益数据。项目包括桥梁、建筑、快速公交、大坝、发电厂、铁路、道路和隧道。
研究人员表示,“强烈且持续的”偏差导致成本超支,而不是通过收益超支来补偿。“但平均而言,情况恰恰相反。”此外,研究称,平均成本超支较大的项目“往往存在较大的平均收益不足”。
“理性主义者希望人类通过学习不断进步。但对于行为科学家来说,情况并不是这样。1927年的人与1960年和2013年的人有着相同的大脑,有着相同的偏差,因此他们产生了相同的不准确度,正如数据显示的那样。”研究负责人傅以斌说。他是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主要项目管理主席。
成本预测被发现是非常不准确和有偏差的,平均超支率从公路的24%到大坝的85%不等。桥梁、建筑物、发电厂和道路的效益预测“相当准确”。但快速公交和铁路项目的平均收益缺口分别为58%和34%。
然而,在大约20%的案例中,对收益的低估超过了对实际成本超支的补偿。例如,丹麦的大贝尔特桥就有90%的收益超支,是成本预测的两倍。研究人员提醒说,大多数投资类型的收益样本数量很少。
研究人员称之为“成本效益谬误”的背后存在着过度乐观的偏差。他们引用了行为科学证据,表明规划者和管理者一再低估了进度、地质、价格、范围变化和复杂性的重要性,并高估了缓解措施。
他们说:“成本效益预测的问题不是错误,而是偏差。只要我们允许自己被乐观主义偏差、过度自信偏差、概率忽视和其他行为偏差蒙蔽,我们就会不断地重复成本效益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