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装配式建筑

工程造价略高 缺乏熟练工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要加快补齐短板

作为推动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促进我国建筑业加快转向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近年来备受各方面高度关注和重视。多份国家层面文件以及近几年来住建部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都有提到要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随后全国各地也都印发了地方版实施或指导意见。

在此基础上,住建部于2019年正式批复同意在湖南、山东、四川、河南、江西、浙江、青海7省份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在一系列顶层设计引领下,各试点省份纷纷出台了各类优惠、鼓励、支持政策,并确定了本省区域内的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质量、环保、安全等多重优势。目前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主要在现场拼装环节,还需要进一步补齐安装水平、安装体系、标准工法、产业工人等方面的短板,并积极推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进入商品房市场。

综合起来看,消费者当前最关心的还是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质量。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产品性能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住宅基本相当。在专业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中,如果注意建筑的物理性能,是可以把防渗、防漏、防火、隔声、保温等质量问题解决好的。

在工程造价方面,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要比传统混凝土住宅略高一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构件的标准化程度低,比如柱子、梁等,基本上是一个工地一个尺寸。去年,住建部出台了《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对构件的编码规则、常用截面形式和尺寸、连接节点等进行规定。当各个钢结构制造厂都生产相同规格的钢结构柱梁构件时,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的效率就可以得到提升,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今年年初,住建部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的通报。去年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9.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从通报的数据可以看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并且增速也慢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

对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占比较小的情况,有专家表示,现在发现大学培养的学生基本都是学习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相关课程要到研究生阶段才有,所以后续在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要做一些改革。

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推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发展?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要着力把握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人才扶持的支撑力度,推动试点地区、试点项目加大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形成完善配套产业发展体系;加强部门协同,完善钢结构住宅产业体系,从规划、土地等方面,推动钢结构住宅落地生根;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培育产业生态,加强钢结构住宅宣传推广力度,提升钢结构建筑的认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另外,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在工地拼装环节。构件在工厂生产时精度容易控制,质量可以得到较好保证,消费者担心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质量问题大多出现在工地安装环节。目前安装工具、安装技术水平还不够,并且很缺乏有经验的产业工人,安装体系也没有达到所希望的标准,这一块的短板需要尽快补上。

此外,还要加快建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扶持和培育有实力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咨询和施工总承包企业,全面发挥钢结构在建筑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

(本报综合报道)

2021-10-28 综合 工程造价略高 缺乏熟练工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837.html 1 3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要加快补齐短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