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龙
《上海染料》作为见证上海化学染料产业发展的权威杂志、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从1971年10月创始至今已整整走过了50个年头。
10月25日,由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主办,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上海染料》纪念座谈活动在龙盛集团上海地区总部(新泰仓库)举行。活动以“《上海染料》五十周年庆 助推生态优化绿色行”为主题,得到众多业界、相关领域代表的参与支持,祝贺单位有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沈阳化工研究院《染料与染色》、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涂料》等组织机构。中国染料协会有机颜料专委会主任,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张水鹤主持了会议。
上海是我国染料工业的摇篮。染料工业不仅为纺织工业提供所需要的染料,同样对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如建筑、建材、橡胶、塑料、皮革、纸张、油墨、彩色胶片、化妆品、装饰品等也都提供各种染料和颜料,整体上为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会议认为,《上海染料》记录了染料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今天新时代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时代沧桑,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召唤,《上海染料》坚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唱响新时代产业发展主旋律,凸显期刊在学术交流、科技研究、人文理念等方面的开放共享效应,为努力服务于政府、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和服务于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副会长朱宁宁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充分肯定了《上海染料》50年留下的辉煌印迹,为中国染料工业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希望期刊成为“宣传上海品牌的阵地、推动科技创新的平台、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地。”
会上,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枫宣读了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沈阳化工研究院《染料与染色》编辑部,《上海涂料》编辑部发来的贺信;巴斯夫上海首席代表何新源在“携手相伴五十年,齐心协力谱新篇——祝贺《上海染料》创刊50周年”报告中高度评价了《上海染料》是培养和造就染料界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半个世纪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最后他希望期刊坚守初心使命,感恩读者。龙盛集团董事长阮伟祥在“百年染料,龙盛传承,绿色发展”讲话中结合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对《上海染料》下一步上台阶提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高见。
《上海染料》从上到下凝聚着一批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勤奋耕耘的学术型编委人员心血;他们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运筹帷幕、风雨兼程,让每一期都保质保量、体现水平。为此,《上海染料》编辑部主任郑家琨宣读“关于表彰《上海染料》期刊优秀编委的决定”,对章杰、陈荣圻、周春隆、沈永嘉、欧其、赵金榜、杨军浩等七位老同志、老专家编委人员进行了表彰;上海涂料染料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华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喆浩、朱宁宁、何新源、阮伟祥、张水鹤等领导为他们颁发了优秀编委证书。这些获奖的老专家纷纷发表感言,感慨50春秋历程,往事记忆犹新,弥足珍贵: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染料颜料供给国,并正向世界染料颜料强国迈进。
会议最后,孙喆浩作总结讲话,他对《上海染料》50年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殷切希望《上海染料》从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上看待期刊的下一步发展。在信息化新的发展历史时期,《上海染料》要顺势而为,进一步找准办刊定位,与时俱进,迈出新的步伐,办出新的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据悉,《上海涂料》初始创刊由上海市有机化学工业公司、上海市染料涂料研究所主办。早期“试刊号”首页刊登着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毛主席语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0年来,编辑部同仁推荐、翻译、介绍了大量科研论文、技术资料和创新信息,从理论到实践,辅助了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早期论文中,“对苯二甲酸生产用‘二次沉淀’革掉硫酸酸析”“回收铬的新工艺——喷燃法”“三聚氯氰工艺革新试验情况简介”以及“彩色电影胶片成色剂——大茴香酸试制成功”等,用今天“绿色发展”的眼光看,依然有其创新的内涵洞见。
2006年《上海染料》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协议书,使该杂志上了台阶——以因特网为载体的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期刊文献服务系统。特别是近年来,该协会站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建立行业团标、固废处理、技能培训、实施“双碳”、产业经济论坛以及各类展示展览的举办等方面,得到了业界、社会的高度评价,使刊物质量不断提高,为中国染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刊物于2020年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技术期刊50强。
本次活动在百年新泰仓库举行有着特殊纪念意义。资料反映,该建筑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由当时著名的英商泰利洋行设计营造,为中西混合式风格,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了老上海产业建筑所具有的高质量水准。据悉,正在上海参加旧区改造的龙盛集团主动请缨参与该老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投资5亿多元。龙盛集团是我国染料行业的世界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