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开幕式在沪举行

展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

本报讯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为主题的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开幕式,在位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致辞。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来贺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线致辞,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谢里夫通过视频致辞。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宣布发布“上海指数”综合指标体系框架和2021版《上海手册》。

今年世界城市日的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韧性城市”。本次中国主场活动分享了国内外城市相关领域的最新经验和做法,凝聚国际社会建设绿色低碳、韧性城市的共识。与会专家认为,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成为了展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讲好城市建设和治理的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

李强指出,世界城市日发轫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奏响的主题,既揭示了城市发展的目的,又道出了身处城市的人们的心愿。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正按照习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的定位要求,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着力打造韧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我们认真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城市作为生命体、有机体,敬畏城市、善待城市,探索建立城市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更好发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作用,让城市更有序更健康更安全。本届世界城市日主题契合当前城市发展需要,在气候变化和各类不确定性的冲击下,超大城市尤其需要加快韧性城市建设,我们期待倾听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领域的独到见解和经验分享。

王蒙徽指出,城市承载了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是人类的美好家园,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战场。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处于关键时期,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迫切需要将各方共识转变为具体行动。我们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进一步坚定决心,加大力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系统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积极应对和防范化解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推动城市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国愿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下,充分发挥联合国作用,提高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能力,推动人居领域可持续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深入探讨交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携手努力,扎实行动,共同建设清洁美丽、安全宜居的城市家园。

麦慕娜·谢里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气候危机带来的挑战为合作和创新提供了机会。期待《上海手册》、“上海指数”能够广泛分享,更好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希望上海展示更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最佳实践。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迪米特里·肯特彻斯,英国利物浦市、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日本大阪市和我国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广州市、江苏省徐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的市长发来视频贺词。

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今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埃及卢克索举行,中国主场活动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上海市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包括开闭幕式、主题论坛、专题论坛和系列活动。此次发布的“上海指数”综合指标体系框架是全球首个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治理“五位一体”理念为基础框架设置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旨在评估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进步水平,推广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报综合报道)

2021-11-04 综合 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首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开幕式在沪举行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4898.html 1 3 展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