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翠
“志向要远些,目标要近些,与其躺在原地做梦,不如逐步靠近梦想。”这是刚参加工作时赵坤对自己说的话。从稚嫩学生到企业中坚力量,从项目一线施工员到全能项目副经理,工作13年来,赵坤十年如一日奔走在忙碌的施工现场,先后参与了机、电、水、土建、集控及锅炉DCS热控等多个专业的施工及管理。他以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俯下身子“干”
2008年,走出“象牙塔”的赵坤来到了中煤九十二公司,成为了一名项目实习技术员。按照规定,所有新员工都要先到项目一线接受锻炼,体验最真实的基层生活。赵坤也不例外,放电缆、刷油漆、做桥架……所有工人做的事他都要做,哪里施工最艰辛,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他刻苦认真,每一个图纸、每一项数据都要了然于胸。东庞矿热电厂集控及热控工程施工项目是公司首次涉及电厂DCS控制系统及锅炉本体安装,面对新设备、新工艺,他总担心干不好,辜负了领导的期望。上班时间,赵坤整日忙碌在施工现场,将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进行对比结合,实时跟进现场施工进度。夜晚或闲暇之余,他便一头扎进办公室,看图纸,查资料,有时甚至端着泡面在办公室边吃边学,直至深夜。经过和项目职工的一起努力,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工程验收。
在邢台项目留守组,当时项目正处于收尾阶段,人员大多已调离至其他项目,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名技术员留守处理竣工验收等事务。白天,他数次往返工地处理工程验收事宜;晚上,他详细了解项目结算办理情况及业主、分包的结算要求。努力终有回报,项目最终交出一份漂亮的结算单,并追要工程款900余万元。
攻坚克难“创”
“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没有白学;只有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尽点责,心里才踏实些。”参加工作以来,赵坤一直这样提醒自己,工作上从来没有丝毫的懈怠和自满。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是敢想敢做的技术带头人。
由于长期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赵坤在工作中养成了善于钻研和求真务实的习惯,经常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推敲和琢磨。在一次施工过程中,他发现电焊机在非工作时间内仍处于耗电状态,而且功率极大,造成了严重的电力浪费,为此,他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在电焊机上加装防触电漏电保护器装置,有效避免了电焊机在非工作时间耗电,大大节约了成本。在西庞井选煤厂产品仓安装施工中,由于仓上检修刮板所用电动葫芦轨道设计在仓顶设置了一圈,且电动葫芦电缆悬挂钢丝绳与仓中间轴线重合,若按原设计施工后将导致电动葫芦不可用,为解决这一难题,赵坤带领项目技术骨干多次到现场实地察看测量,最终商讨确定在不改变现有设计的情况下,增加电缆悬挂装运行轨道,安装完毕后经测评达到了使用要求,得到了业主和监理单位的高度赞许,而此项设计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赢得职工“心”
“对待工作,赵经理有着始终如一的激情,在生活中更是充满温暖与热情,他关心职工,把职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心实意为我们办实事、解难题。”项目部的职工这样评价他。
由于长期在项目施工一线,赵坤深知职工离乡背井的艰辛。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和项目职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职工家中有困难,他热情帮助;职工生病住院,他悉心照料;职工间发生了小摩擦,他及时化解。工作之余,他积极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加强了职工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增强了项目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项目新入职的大学生,他更是主动与他们谈心交流,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中耐心细致地讲解,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适应职场生活。
“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就像大哥一样关心和爱护我们。”今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小王说道,“前一阵,我有些打退堂鼓,赵经理知道后到宿舍与我谈心,并向我讲述了他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听了他的故事让我有了信心,重新燃起了工作的激情。”
赵坤用最平凡的脚踏实地描绘出建设者的赤胆忠心,用最朴素的努力奋斗书写了青春的无怨无悔。面对掌声和荣誉,他谦虚地说:“我必须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刻做好一名企业员工、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