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赛区总览
□李兴钢 武显锋
赛区概况
延庆赛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其核心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延庆赛区主要举办高山滑雪、雪车雪橇2个大项、21个小项的比赛,将产生21块冬奥会金牌,约占冬奥会金牌总数的1/5;产生30块冬残奥会金牌,约占冬残奥会金牌总数的3/8。延庆赛区用地面积799.1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76.55公顷,总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延庆赛区核心区将集中建设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两个非竞赛场馆——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以及大量配套基础设施,是最具挑战性的冬奥赛区。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遗产,延庆赛区功能定位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和国家级雪上训练基地,树立体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典范以及建设北京区域性集山地冰雪运动、休闲旅游及冬奥主题公园为一体的服务空间展开。同时,延庆赛区面临四大挑战:1)场馆设计、建设、运行零经验,两个雪上竞赛场馆设计、建设高难度;2)高山、深谷、密林环境所带来的规划、建设、运行的极大挑战;3)环境、生态敏感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综合考量;4)冬奥会高标准的赛事要求、体育与文化的融合要求及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窗口建设要求。
核心理念
延庆赛区总体规划设计围绕“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亦即“山林掩映中的场馆群+绿色生态可持续冬奥”的理念展开——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赛道设计的联合创新,力图打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赛事场馆,最大程度丰富运动员的参赛体验、提升观众的观赛感受;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既有自然环境的扰动,使建筑景观与自然有机结合,在满足精彩奥运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力图建设一个融于自然山林中的绿色冬奥赛区;同时注重奥运遗产的长期良性利用和运营,延续并保持延庆所拥有的独特的地质遗迹、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资源,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工作模式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设计联合体,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牵头单位)、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市政交通)、加拿大伊克森公司(负责高山滑雪雪道设计)、德国戴勒公司(负责雪车雪橇赛道及其制冷系统设计),联合体总设计师李兴钢也被任命为赛区总规划师。设计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以场馆带规划、以设计带需求、以科研带工程”的工作模式。由于延庆赛区的特殊挑战性,传统设计工作模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先根据体育工艺实现满足赛事需求的关键场馆——尤其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的精准落位,在此基础上带动形成整个赛区的空间规划设计;在没有详细设计任务书的情况下,设计团队通过调研考察自主形成场馆设计方案,带动奥组委相关业务部门讨论审核并逐步完善确定场馆详细使用需求;由冬奥会赛区场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针对国内尚属空白的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建造运维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科研技术成果直接应用并带动该工程建设。
可持续设计
延庆赛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最具场地、体育及生态挑战性的赛区。设立了可持续设计课题,对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利用、零排放、建筑可持续、监管平台建设,以及遗产保护与赛后利用方面提出相应设计要求,明确了保护、建设及恢复过程中可持续设计的具体内容(包含3个类别/8个方向/23个要点/59个子项,共61个可持续措施),制定了赛区所要达到的工程建设内容和工程建设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获得了可持续专项工程投资。开创性地实现了“可持续的工程化”,不仅减少了延庆赛区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为山地环境建设及其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支撑和应用示范。
竞赛场馆
高山滑雪项目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包括滑降、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 全能及混合团体合计11个小项。高山滑雪中心用地面积432.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32万平方米,各主要功能区以珠链式布局散落在狭长险峻的山谷中。建筑形象犹如一只凌空于山顶的巨大风筝,不仅作为竞速、竞技比赛与训练的最高出发区,同时也将成为永久性的高山旅游观光目的地。中间平台既是一个重要的索道换乘中心,又提供了绝佳的高山竞速比赛拍摄点。高山滑雪场馆规划设计采用了“顺形势”关键技术——使赛道设计与现状地形最大程度拟合:开挖土方工程量局部平衡、赛道土方量整体统筹调配、建设全过程设计跟踪调整、赛道与地形达到70%坡度拟合度;高山滑雪的场馆设计重要特点是“弱介入”“可逆式”“装配化”——高山集散、媒体转播、各结束区等主要功能区,采取了依山就势,顺应地形等高线的板片式布局,由预制装配式结构架设成为不同高度的错落平台,形成的人工台地系统穿插跌落于山谷之中,弱化建筑形象,与山地环境相得益彰;在高山滑雪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还采用了“表土剥离”等具有突出特色的山地生态修复技术。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冬奥赛后,除赛道、训练道外,回村雪道和技术道路将转换为总长度达15.3公里的大众雪道;各功能区将转换为中国国家队训练基地及高山滑雪山地运动中心、攀岩活动中心、滑索活动中心、景观游廊、山地游客中心等。
雪车雪橇项目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方程式。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用地面积18.69公顷,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由赛道形状和遮阳设计带来的独特建筑形态,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使其成为具有突出标志性特征的场馆。雪车雪橇场馆设计的重要特点是研发并应用了地形气候保护系统TWPS解决了“南坡变北坡”的设计难题,其设计理念、技术实施路径和遮阳系统的生成与设计、钢木组合结构、屋面系统等专项技术及成果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屋顶步道游廊设计使游客在观赛之余还可以沿长长的赛道回环攀升,登高望远,欣赏赛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