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闻江 蒋晓丽 赵卫全
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首都体育馆北侧,一座造型独异,外观近似六边形的建筑引人驻足。从高空俯瞰下去,它的通体恰如一个冰壶的横剖面——这就是被称为“冰坛”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个竣工的场馆,由中建二局三公司承建的“冰坛”承担着我国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国家队的训练、科研任务,这也注定了它自立项伊始便戴上了至高的“王冠”:从我国第一块奥运标准冰壶训练场地,到科研医疗康复用房,施工细节无不时刻匹配“世界奥林匹克”的顶级品质,设计环节无不处处以“国字号队伍”的精密需求为准绳。
两种材质,雕刻绝伦“冰痕”
和“冰坛”的壶状造型同样惹眼的,是外立面的一条条“冰痕”。别看造型奇特,它们的功能可是至关重要。冰上运动,受冰面折射光线影响巨大。为了能给运动员创造舒适的自然采光环境,外幕墙在设计中必须最大程度提高光线排斥量。
增加皱褶,减少场馆内部进光量,这本是最简单的物理原理。一条条由横向水平挂板和横向条形采光带为元素的“皱纹”,正是“冰痕”的主体。项目总工房世鹏和他的团队起初却没料到,在平滑表面上刻镂出一道道细长的“痕”,门道着实不少。
多曲面铝挂板+玻璃组合幕墙,这套组合的目的是实现“冰痕”视觉效果、保证其不影响“冰坛”外立面整体平滑度,其中仅多曲面挂板面积就达到了1.5万平方米。“异形铝板超过了铝板总量的1/3,双曲铝板和玻璃也有1400多块,仅这两种板架就占去了工程总量的10%。”房世鹏介绍道。
美观标准不仅要求平滑如镜,还得过渡自然。为此,整个建筑针对不同位置使用了多达10余种幕墙工艺系统,仅“冰坛”主入口处的大厅,就使用了全玻璃、全铝板、铝板+玻璃等多种幕墙组合,保证了最佳的采光及装饰效果。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