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刚刚从生产800吨履带吊的厂家出来,金晖的耳畔就响起了这首儿童歌曲,他转身四顾,附近没有学校,也没有幼儿园,歌声是从哪里传来的呢?“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歌声如此真切、如此动情,让人不由不相信歌曲就回响在身边,不由不相信春天就萦绕在身边。
这是他小时候唱过的歌曲。
唱着唱着,也就长大了,就有着人生路上不间断的考试了,即使进了单位,在党组织的不断培养下,有幸担任了上海上安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但他还是在不断接受“考试”。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就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定义为“新时代赶考路”,现在,他正走在这“新时代赶考路”上。不过,要唱出“奋进赶考路”的坚定信心来,要唱出“建功新时代”豪迈来,歌词得改。怎么改?他瞬间就来了灵感:“春潮在涌动呀/春潮在涌动……”
寻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说这“春潮”的源头,必须说到改革。那是1998年11月,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动力部改制为上安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其时,尽管正值建筑市场不景气,但是,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中流击水,成为了所有上安机施人的共识。
经过市场调查,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契机:在现有的建筑工地上,大吨位的机械设备严重短缺,而安装公司承建的金山石化4P工程正进入安装阶段。
是契机也是转机,于是,上安机施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集资购买新设备,用以租赁。好不容易集得350万元,购买了两台50吨的汽车吊,同时安装公司也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投资1千多万元,购置了一台300吨的汽车吊,让上安机施用以租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吨位的机械设备在当时并不多见,上安机施在建筑市场上占有了领先地位。
在金山石化4P工程中施展了功效之后,常州、宁波、镇海等地闻讯,纷纷上门前来租用。由于市场运作良好,最多的一个月获利90多万元,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上安机施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因此扩大了。
时值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那年,建筑市场全面复苏,因为先后添置了200吨的汽车吊、250吨的履带吊等大型机械设备,上安机施无疑成为了建筑市场的“香饽饽”。
机械设备租赁业务的开展,让上安机施走出了最初的困境,也印证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潮起
潮声涌起,涌起在黄浦江畔。
其时,作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项目、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在建。上海中心大厦主楼高达632米,每一层都有设备,吊装成为了横亘在“上天”路上的一道难题:且不说各类设备总量达5000多台,设备重量不一、形状各异,而吊装要求也不尽相同,要安全地吊装到相应高度、相应位置,难!更加严峻的问题是,一旦设备交货,需要进行吊装时,幕墙已经装好,结构已经做好,要让设备能及时、准确就位,更难!用一句话来形容却是十分到位:难于上青天。
又一个历史性选择摆在了上安机施团队的面前:上安机施拥有吊装专业技术,具备吊装专业精神,何不抢抓时机、趁势而上,去改变单纯依靠机械设备租赁维持的经营格局呢?抬头仰望天空,上海中心大楼顶部直入云霄,简直就像生长在云端的一幢摩天大楼。那么,如何才能把设备、材料安全而又准确地运送到各施工作业楼层呢?当年,上安机施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曹学明等领导会同工程各方,坚持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出在施工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凭借出类拔萃的科技实力,高质量建成“高、大、深、难”的超级工程,铸就吊装金字招牌。
在上海中心特设垂直运输吊装项目部,这在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历史上绝无仅有。面对垂直运输项目设备品种数量多、重量重、高度高、吊装次数多、技术难度大、周期短等工程特点,安装集团垂直运输项目部经理袁文根、上安机施吊装专家卓轶非等一班人殚精竭虑,吊篮、升降平台、接收平台、吊装设备等各类设施相继出炉,与此同时,吊装方案也同时落地。
当初,在面对中国第一高楼的建设时,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领导班子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直面挑战。大力实施创新战略,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坚持科学施工,及时解决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在这项国内大型超高工程建设中,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能,推动了超高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上海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对于超高层建筑工程,400米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个“分水岭”的上下,工况截然不同。例如,400米以上的天气表现为风大、湿度高、夏季高温闷热等特点,在施工作业中,若遇大风天,吊装平台靠岸到吊装口时,一定不能碰到已安装好的幕墙玻璃,这给垂直运输带来极大的难度。于是,项目部决定采用缓慢吊装的方案,谨慎、仔细、放慢速度,以确保垂直运输工作安全平稳、顺利及时地完成。此外,由于受到前道工序的制约,项目部又不得不安排在其他施工单位结束当天工作而天色未暗时,进行吊装作业。“抢时间”“赶进度”,这是项目部工作人员听到的最多的两个词语。
袁文根清楚地记得,那一个7月的夜晚,正在工地现场组织管道吊运的他接到了家中老母亲的电话:“你父亲走丢了……”。话音未落,一身汗味的袁文根不禁冷汗直冒。他之所以万分焦急,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已被诊断为老年性智力障碍,走失后万一有个闪失,留给儿子的就是终身遗憾。当时的他,真的很想放下手头工作,立即回去找父亲。然而,每天晚上6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对吊运来说是最宝贵的时机,耽误不得。“最关键的一点是,当时我正站在离地面有近400米的楼层位置,不允许有丝毫分心。因为,哪怕有一颗螺丝落到脚下的陆家嘴街面上,就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热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焦灼之下,他只能匆匆地对老母亲说:“等我手头工作一完,马上去找!”而这个“马上”,似乎有点漫长。当天晚上9点多,袁文根才完成手头的工作,赶到派出所报案并四处找寻。
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上安机施团队的智慧、力量乃至整个身心的付出并非没有回报,他们创新设计的超高层建筑设备吊装专业平台最终收获了上海建工集团2013年“十佳金点子奖”的殊荣,而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他们获得了整个社会的赞誉:“上天”的吊装人。
浪奔
时代的大潮波翻浪涌,心中的春潮浪奔浪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这座城市的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上海交通的需求总量呈现出了快速、持续增长的趋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大发展时期。1990年,上海的第一条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上天”的吊装人也可以并且应该成为“入地”的吊装人。
1992年,在轨道交通1号线徐家汇车站施工中,因现场无法架设门式起重机,盾构掘进机的出井成为难题。上安机施在对施工现场做了实地勘测后,提出采用汽车式起重机的机械吊装方法,开创了盾构上、下井采用汽车式起重机机械吊装施工的先河,并形成了6340盾构吊装的上海工法。
假如说,上海中心垂直运输项目是李兵担任起重班长后的第一个项目,那么,在长江西路越江隧道大型盾构平移调头,是他和同事们创造的另一个奇迹。
在他的记忆中,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当时,长江西路隧道是上海最大的双向越江隧道,工程采用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先从浦东向浦西掘进南线,贯通后,在浦西工作井下一个“转身”,完成180度调头,把头调向浦东,在想象中,这是一桩美事,因此可以省却了吊装、拆卸、再吊装、拼装等繁琐的工序,节约人力、财力,压缩工期,但是要让大型盾构在地底下完成调头,说起来容易,到底不是搬一块砖头!
盾构直径15.43米、整体长度15.8米、重2100吨,就算不说外型尺寸、整体重量,就说井内狭小的场地,也会让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要想得到,一定做得到!”上安机施人的誓言坚定而又铿锵。他们的智慧在地底下熠熠闪光:首先在地上铺上钢板,利用特殊的基座搁架和4台200吨的顶升千斤顶将大型盾构撑起来,举重若轻,硬是完成了调坡、平移、180度调头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不仅开创了大型盾构吊装的先例,而且还形成了一套液压顶升平移工法。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外省市也纷纷找上门来了。
在武汉轨交7号线三阳路长江隧道建设中,上安机施采用750吨履带吊、400吨履带吊进行双机抬吊和刀盘翻身作业,仅用4个多小时,便完成了首台大型盾构机吊装就位任务。该盾构机是当时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直径15.73米,重达3000多吨,其中,最重部件S908刀盘重达575吨。在珠海横琴岛过江隧道工程建设中,为确保2250吨巨型盾构机实现整体平移及180度旋转调头目标,上安机施又迎难克艰,积极开展技术攻关,运用PLC液压顶升技术,同步控制三台液压推进器,成功破解了巨型盾构机平移调头难题……又一次创造了大盾构吊装新纪录,树立了上安机施的品牌新形象。
近年来,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上安机施公司始终牢牢抓住盾构吊装业务,不仅保持了在上海地区盾构吊装的龙头地位,在上海地区轨道交通盾构吊装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而且向周边市场拓展,逐步承接了苏州、宁波、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盾构吊装工程;不仅从事轨道交通盾构吊装业务,而且延伸到了越江盾构吊装市场;不仅实现了从直径6.34米小型盾构向直径达15.76米超大型盾构吊装业务的延伸,而且在目前中国占有的19条世界级超大直径隧道中,参与了其中12条超大直径隧道的盾构机吊装业务,刷新了多项大型盾构机施工的纪录,打响了吊装业务的专业品牌。
浪涌
时代的大潮波翻浪涌,心中的春潮浪奔浪流。
盾构吊装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上安机施的支柱品牌,不过,这不是他们的唯一品牌,亚克力玻璃吊装同时也不断刷新着上安机施的支柱品牌纪录。
2011年,上安机施承接了当时世界上在建最大的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亚克力玻璃安装工程,在把握国内海洋水族馆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的同时,成立了亚克力吊装专业团队。
重达570吨的62块超大型亚克力玻璃的吊装施工,是一场全新的考验。据了解,进口的亚克力玻璃制造成本高达1.2亿元。玻璃易碎,况且又是超大型的,吊装时不得有丝毫的碰撞和摩擦,由于吊装场地窄小,因此,玻璃吊装就位时必须如同鹅毛落地般轻缓。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安全优质地吊装呢?立足创新,上安机施制定出了采用臂长120米的600吨履带吊、覆盖所有吊装点的最佳施工方案。
从德国引进的最新型600吨大型履带吊,从上海驶往珠海横琴岛。
这是一次长途跋涉,1850公里的路程,28辆卡车浩浩荡荡一路随行,运输各类辅助设备。吊装施工最紧张的时刻是7、8、9三个月,这是南海最炎热的季节,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沿海咸湿气候,也给履带吊的电气控制部分带来了新的考验。在项目负责人徐肖瀚的带领下,每逢起吊前,全体车组人员就提前对吊机电气部分进行严格排查,预先排除各类可能形成的不良因素,以确保吊机在操作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在殚精竭虑中坚持精心施工,一天接着一天,一块接着一块,终于顺利完成了亚克力巨型玻璃的全部安装任务。
在完成珠海长隆海洋王国项目之后,上安机施亚克力吊装团队积极主动地与世界两大亚克力玻璃生产商——日本尼普拉公司和美国雷诺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共享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机会。
2015年至2017年期间,上安机施与美国雷诺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合作了南昌万达城海洋馆、重庆汉海极地海洋公园及淮安龙宫大白鲸嬉水世界三个项目的亚克力玻璃吊装项目。假如说,在南昌万达城,利用400吨履带吊完成每块重达20吨的7块大板的吊装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在重庆巴南,他们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不仅因为单块亚克力玻璃长16米、宽6米、厚0.385米、重量达45.673吨,是号称世界上单块最大最重的平板亚克力玻璃,而且由于货期延误,现场场馆都已结构封顶,无法采用大型吊机直接吊装到位。上安机施亚克力吊装专业团队发挥聪明才智,最终利用美方的运输框架将亚克力玻璃水平运输至水池内,利用定制的龙骨凳解决了内外高差问题,采用两台卷扬机解决了水平运输及池内旋转90度问题,利用挂在结构梁上的4只20吨级的手拉葫芦完成了亚克力玻璃的翻身及就位问题,创造了奇迹。
2017年下半年,上海建工安装集团上安机施首次与日本尼普拉公司直接合作,并牵手上海住友商事公司组成三方团队,承接了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中火山鲸鲨馆、企鹅天幕、珊瑚馆及海豹馆的亚克力安装任务。
该项目共有38块亚克力玻璃,总计331吨,其中单块最重达30吨,而且大部分都采用粘接工艺,需要精确控制板与板之间的距离。面对考验,上安机施亚克力吊装专业团队又一次展示了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创新实力,让日方专家赞叹不已……
春潮是心潮,心潮逐浪高。
是的,春潮滚滚,重任在肩。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发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攻坚力量和作用,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攻克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起主体作用,为实现加快构建企业高格局发展奠定基础。
是的,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身处这股浪潮中,上海建工安装集团顺应大势,在企业运营、决策时,还坚持从一线工人的角度出发,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才能有奔头、尝到甜头,只有这样,企业、社会和国家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是的,在春潮的涌动中,上安机施以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助推全产业链延伸,实现了从初始到资600万元到注册资金6000万元的飞跃,完成了从集团内有名的“困难户”到“创利户”的华丽转身。
在春潮的涌动中,上安机施相继荣获了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上海市设备管理优秀单位、上海市设备维修50强企业、上海市级建设机械行业“五星”诚信企业等荣誉,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种吊装平台、一种盾构机调头基座的升降装置、一种安全稳固的高空作业平台等15项实用性专利。
在春潮的涌动中,上安机施自有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在89名技能人才队伍中,拥有了11个技师、15名高级工和22个中级工,把上安机施建设成为“吊装工程服务商”的目标,已被制定在他们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纲要》里。
此刻,金晖的心中,不,上安机施员工的心中,正回响着一支由他们填词的歌曲:“春潮在涌动呀/春潮在涌动/春潮在那生命的征程中/涌动着青春/涌动着光荣/还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