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海螺集团与福建省三明市政府在厦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海螺集团将在智能水泥制造、新型建材、节能环保、新能源、环保编织袋等方面投建一批项目,并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签约总额达116亿元,其中包括总投资56亿元的海螺(尤溪)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6亿元的“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项目等。同时,海螺集团还将投资10亿元,在三明规划设立集技术研发中心、物流结算中心、采购管理中心和销售管理中心为一体的东南区域总部,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除了海螺水泥,近期,华润水泥、南方水泥等头部水泥企业也先后将福建三明作为投资的重要阵地。消息显示,2021年8月,为推动福建省三明市“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行动落实,三明市委书记余红胜带队赴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活动。经过对接,华润集团与三明市就拟投资106亿元的永安绿色建材产业园以及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投资合作达成初步意向。对于在福建地区的布局,华润水泥福建大区总经理陶磊表示,经过前期调研发现,福建三明市清流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契合华润水泥的战略投资方向,华润水泥有意向用10年时间在清流投资建设高新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此外,早在去年5月,三明市清流县县长吴钟民带队赴浙江南方水泥开展项目考察时就与浙江南方水泥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浙江南方水泥将在清流县新增投资15亿元以上,扩建新上绿色环保智能化水泥生产线等项目。
福建三明为何能吸引众多水泥企业纷纷“落户”呢?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是极大的优势。众所周知,水泥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极高,而福建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且福建省内矿山资源分布较为集中,内陆地区的三明、龙岩、南平(合称闽西北)矿山合计占比超过70%,省内大部分水泥熟料产线也分布在以上区域。此外,周边粤港澳大湾区及本地水泥需求稳步增长也是吸引水泥企业投资建线的重要因素。
从福建省政府印发的《福建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来看,明确了“十四五”福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未来福建将持续推进沿海及中部地区高速铁路双贯通、力争全省境内国家高速公路全面贯通并推进新一轮现代化机场建设,预计后期福建本土水泥需求还会进一步增长。 (隋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