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城市性”是指具有影响其外在城市公共空间特征、品质的能力或性质。建筑“城市性”的强弱除自身因素外,同时受政策规范、周边环境等外在限制条件影响和制约。沂南图书档案馆项目基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县城中心,毗邻县政府,周边老旧小区、商场、学校、城市广场等多类型场所聚集,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城市性”成为方案设计的核心出发点。在“城市性”理念指导下,沂南图书档案馆各功能间紧密配合,融合贯通,并为沂南县城提供丰富的公共空间。
“多馆合一”的建设方式在我国中小城市的新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中较为常见。沂南图书档案馆是结合原有会议中心改造形成集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党史馆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办公建筑。沂南图书档案馆不仅需满足功能使用要求,更需要集中体现出沂南县的文化底蕴和生活风尚,对于沂南县城空间品质、文化风貌建设至关重要。
项目基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城核心区域,人民路北,府右街西,规划占地面积约21.3亩。基地中原招待所建筑与会议中心布局呈南向打开的U形,同时基地原有生长多年的雪松等植物,因此首先考虑通过保留原有植物以留存原有场地记忆,庭院式布局自然产生。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日照和通风的需求,营造绿色健康的办公环境。
庭院起着对外联系城市空间,对内联系建筑空间的过渡作用,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沂南图书档案馆建筑与沂南县城的关系也正是如此。通过打造整体环状围合空间,在对外呈现整体性的建筑形象同时结合不同功能要求对内形成合理的空间组团,以庭院与灰空间作为过渡衔接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体系和完整统一的建筑形态。
此外,结合交通需求,在东南角位置设置入口空间,形成城市空间与庭院空间的有机联系,将城市公共空间引入建筑内部,内外交融,空间上相互渗透,形象上脱颖而出。通过动与静、公共与私密等不同功能划分,组织有序的空间、简洁明快的立面,通过台阶状的图书馆体量、东南侧结合图书馆入口以及庭院入口形成高大柱列入口空间,虚实结合,产生“和而不同”的空间意趣。
沂南图书档案馆设计希望既能为沂南人民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所,又能契合沂南的文化气质,弘扬沂南文化精神;既强调建筑内部的相互联系融合,又能与城市外部空间有效衔接,由此打造一个为沂南人民服务的“城市会客厅”和沂南城市形象的“代言人”。
沂南图书档案馆项目自2017年底启动设计到2020年底建成并启用,历时三年,其间设计方案历经修改调整,实施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如为建地下车库和人防系统不得不将原考虑保留的树木移栽别处;因结构原因减少入口柱子数量并加粗其直径;原设计的外立面多孔金属遮阳板系统因投资不足而取消;内庭院原设计的几处挑出阳台取消;内庭院景观设计因需要增加地面停车位而取消以及立面材料的反复犹豫抉择等诸多的波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方案设计的细节和空间层次,但所幸项目整体风貌、空间格局都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尚未完全建好的“犹抱琵琶半遮面”阶段就已经引起了沂南居民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建成开放后,在沂南图书档案馆驻足甚至专门过来参观项目的居民络绎不绝,甚至成为很多网红的拍摄地和拍摄目标,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沂南大白”,成为沂南县城的地标性建筑。
(虞大鹏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工作室)
项目名称:沂南县档案馆/图书馆/方志馆/党史馆/会议中心
项目业主:沂南县档案局
项目地点:山东省沂南县
设计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4月
建成时间:2020年12月
基地面积:1.4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
建筑设计:中央美术学院建筑7工作室(朴棫城市建筑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虞大鹏(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与规划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7工作室责任导师)
设计团队:孟丹、张凝瑞、赵桐、付玮玮、岳宏飞、李寰昊、张智乾、纪晓嵩、苏佳
合作设计:山东同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刘宗启、刘志宁、李晓明、轩然、王晓东(结构)、王萌(结构)、孙超(结构)、陈伟(电气)、陈敬祥(暖通)、朱崇乐(给排水)
摄影:金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