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高青 见习记者 江泽昌
关键词六:装配式装修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持续深入推进,其理念已渗透到家装领域,“装配式装修”也迅速成为行业热点。2017年出台的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将装配式装修定义为“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该装修模式可大幅度地提升从设计、生产、装配安装、维修维护到再装修的全流程效率,相对传统装修具有诸多优势。对于装配式装修,资本市场也是十分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合计9笔投资涌入装配式装修领域,投资金额合计超过4亿元。在政策和资本的引领与支持下,装配式装修得到快速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者入局,从领头羊和能人居,到最早融资的开装,再到后起之秀的中寓、变形积木,都是装配式装修赛道上的明星。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在主流开发商“主动拥抱”以及“95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催生下,装配式内装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元。
评点: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要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全面迈进。无疑,装配式装修已经为绿色、可持续、低碳的行业转型目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相较于传统装修,装配式装修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但是装配式装修作为刚刚发展起来的萌新行业,仍有不少问题制约着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发展,比如在技术上和组织上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未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在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及市场的情况下,造价偏高;公众普及度不高和相关技术难题尚未解决等。因此,有志于装配式装修的行业人士,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必须推进具有前瞻性的标准化体系建设、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推广,以及BIM技术的全过程深入应用,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维护阶段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发挥产业集成优势等。
关键词七:外墙安全
2021年3月上海市一高层住宅外墙瓷砖脱落导致一居民被砸身亡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外墙安全隐患问题再次刺痛人们柔软的神经。而事实上,近年来一些高层建筑外墙瓷砖、外墙外保温等高空坠落,砸坏地面设施、砸伤行人之事在全国各地不时发生着。仅2021年3月,媒体公开报道的外墙脱落事件就有十多起:湖南长沙市一小区外墙砖块脱落,女子带小孩与死神擦肩而过;江西新余市一栋高楼外墙砖脱落砸伤路人;辽宁大连市某高层居民楼外墙瓷砖脱落,砸坏两辆私家车;河南郑州市一大厦外墙脱落,殃及数辆汽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两小区外墙保温层掉落,砸中汽车及电动车;贵州贵阳市某小区发生外墙砖脱落事件,差点砸中一名过路的女士……外墙安全隐患,就像头顶上悬着的一颗颗“炸雷”,让人胆战心惊。
评点:
外墙安全几乎年年成为热议话题,却年年还是不断发生着高空坠落的事件。外墙安全隐患,缘何“悬”而难决呢?据悉,针对外墙安全,日本有专门立法,对不同类型的既有建筑外墙,要求按标准进行强制性定期排查与修缮维护。业内专家认为,要排除头顶上的“炸雷”,预防是关键。除了完善技术规范,提高外墙施工质量之外,建议我国对既有建筑的安全排查、科学维护进行立法。要对外墙缺陷进行全面的排摸梳理,创新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和效率,如研发机器人或采用无人机搭载红外热像仪进行缺陷无损检测。对有外墙空鼓、开裂、脱落等情况的,应及时进行修缮,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已发生过高坠的房屋以及前期排查或社会、市民反映的高坠隐患房屋,要建立“一楼一档”。建立动态档案,有哪些风险点,哪些地方是修过的,哪些地方没有修过的,要让人一目了然。
关键词八:公牛遭罚
2021年,公牛集团被罚近3亿元的新闻震惊业界。“插座一哥”公牛集团反垄断调查案延宕近5个月后,在2021年9月27日,最终“靴子落地”——公牛集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处2020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98.27亿元3%的罚款,计2.9481亿元。此案成为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自机构改革以来,开出的金额最大的反垄断“罚单”。谁曾料一个“卖插座”的公司竟然也会触及垄断?《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公牛集团自2014年至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在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数码配件等电源连接和用电延伸性产品销售渠道与交易相对人(经销商)达成并实施固定和限定价格的垄断协议。
评点:
公牛遭罚事件为中国家居行业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优势地位就是垄断吗?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具有市场优势地位并不当然违法,关键看是否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牟利或限制竞争。由于公牛集团产品的市场优势地位,经销商对其重点产品具有一定依赖性。通俗来讲,公牛集团不准卖它产品的经销商卖低价,设置最低保护价。但这种固定和限定价格的行为,排除、限制相关产品在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和在零售终端的竞争,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家居企业警醒的是,家居企业的发展不应一家独大,更不能以牺牲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利益作为自己茁壮成长的代价,只有行业间的良性竞争、普惠经营,才能让家具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得更长远。
关键词九:机制砂
在天然砂石资源日益紧缺、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机制砂的地位节节上升。2021年,各地对机制砂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2月,湖北省印发《机制砂石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到2025年,湖北省机制砂石年产能达到9.9亿吨以上,其中机制砂年产能4亿吨以上;同年8月,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安徽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将建设二十多个年产超500万吨机制砂石基地;浙江省丽水市发布关于《丽水市机制砂行业专项规划》报批前的公示,到2025年全市机制砂石料产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其中机制砂年产能达600万立方米(约1500万吨)以上……机制砂得益于品质可控、可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等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已显示出在未来替代天然砂的趋势。
评点: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机制砂的应用发展正方兴未艾,成为市场的“新宠”。机制砂拥有天然砂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机制砂,颗粒一般带有棱角,在混凝土中与浆体结合力更强。不过,当下机制砂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品质参差不齐、级配不合理、颗粒形状差等,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质量、耐久性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为确保机制砂市场健康有序成长,企业应该尽可能提供高品质的机制砂,而并不是一味地求量不求质的扩大生产,规范、制度、标准、质量管控等必须是亟待认真做好的事情。
关键词十:“千亿”目标
“千亿”目标是家装企业近年来讨论度越来越高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至少有10家家居建材企业喊出“千亿”目标。2018年,欧派家居在年会上提出了“千亿”目标;随后顾家家居公司发布到2028年实现“千亿”的战略目标,并喊出了“世界有宜家,中国有顾家”的口号;九牧提出了“三年实现两百亿,八年实现千亿”的目标;2019年,东鹏控股董事长何新明在全国经销商峰会颁奖酒会的愿景栏里写下:千亿东鹏,世界级企业;在TATA木门年会上,创始人吴晨曦提出了TATA的千亿目标;大自然家居董事局主席兼CEO首席执行官佘学彬表示,要全面奔向千亿家居梦想……家居建材企业纷纷将千亿作为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在积极规划自己企业的发展路径。大自然家居提出“九大战役,五点要素”来支撑企业的“千亿梦”;圣都装饰提出扩张战略的三大基石和三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千亿梦”;业之峰通过“拥抱”整装模式,提出根据地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十全十美十城百亿业之峰”的发展理念……
评点:
“千亿”目标一直是家装企业的一个梦,也是一道坎。家装行业长年处在“大行业,小企业”的困局中,做大很难。这些年,与家装行业相近的一些细分行业都有龙头甚至巨头出现,例如涂料领域有三棵树,板材领域有兔宝宝,这些龙头企业年营业额,都超过百亿,大有触摸“千亿”天花板的趋势,但家装行业别说千亿,就是百亿企业也找不出几家。家装行业因其人员的不可复制性,而形成一个很难跨越的壁垒,而且家装行业链条太长,对于管理系统的要求也很高,就这点而言,千亿规模的装企基本上不是单店企业能做出来的事情,而是要联合一帮企业统一品牌、统一系统,甚至是要一个链接各个产业的大平台来助力企业发展。所以,装企在追求做大做强的同时,更要关注行业和产业的健康与发展,要在保证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去追求“千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