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1,在疫情肆虐、原料疯涨、房企暴雷、运输不畅、能耗双控多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瓷砖行业更是历经艰难险阻。2021年3月,正式签约欧神诺瓷砖的王永福成为欧神诺成都经销商。他凭借成熟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团队,在代理欧神诺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便实现了成都欧神诺单店销售成倍逆势增长的惊人成绩。王永富是有怎样的经营诀窍带领成都欧神诺逆势增长的呢?
深耕细作 从“屌丝”逆袭“高富帅”
王永福是典型的80后创业青年,其从业经历可以说是从“屌丝”逆袭“高富帅”的奋斗史。
王永福十几岁就进入华耐家居,从底层开始做起,搬运工、仓管员、装饰业务员、拓展加盟部总经理再到品牌部总经理、四川销区副总经理、四川和重庆销区总经理,从1997到2020年,23年的建材行业从业经历造就了他如今的阅历和气魄。
他为人谦逊、待人礼貌,年纪轻轻就开始了创业生涯,比他人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和积累,对待下属严厉但不严苛、宽容但不纵容。虽然是领导但经常跟团队成员玩到一起,会诙谐幽默地讲笑话,对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或生活状态都悄悄记在了心里。
王永福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与他工作过的同事评价道,“掌控全局的同时更注意细节问题,从每一场活动方案大方向的把控,到对每一次活动的物料关注他都有独特的见解。”“他会严厉指出你工作中的错误,也会悉心的指点晚辈。”
在华耐家居工作时,他曾带领团队在上一年千万销售的基础上,十分自信地挑战年度1亿销售任务。期间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及产品价格,注重资源整合及创新,最终实现运营品牌全年1.19亿的惊人销售业绩,获得总部、厂家、联盟商家的无数好评。
王永福用他的能力和魅力让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服气,愿意跟着他一起打拼。目前,他组建了成熟运营团队,核心管理层都是在成都市场拥有十年以上建材从业经验,用他的话形容就是“团队自带流量,就是一群‘老手’换了一个品牌”。
归零心态 选择欧神诺重新出发
四十不惑,王永福保持归零心态,放下以往的身份和成就重新出发。
2020年底,王永福选择辞任华耐家居职务,带领团队自己单干。在选择品牌上,他有自己的三个维度的坚持,最终与老东家华耐家居合资代理了建陶行业少有的上市公司旗下品牌——欧神诺。
结合欧神诺,王永福解释了他选择品牌的三个维度:
一是品牌实力。做经销商要想长久必须选择有实力的品牌。当前年产值超过40亿元的建陶品牌大约是5个,欧神诺是其中之一。如此大的年产值足以证明品牌实力深厚,是一个长久的选择。
欧神诺母公司帝欧家居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欧神诺营业总收入约为50亿元,同比增长0.36%;全年工业瓷砖销售量1.28亿平方米;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瓷砖经销商逾1100家,终端门店逾4000个。
二是产品实力。产品是企业的发展命脉。王永福深耕建陶行业多年,管理运营过多个品牌,对行业品牌相当熟悉,产品孰优孰劣他心中自有一杆秤。在与欧神诺接触的过程中,他曾亲自去过欧神诺工厂考察,认为其产品非常有潜力,并且在成都的口碑非常好,声望很高。
三是双方的目标。合作的前提是目标一致。王永福了解到,欧神诺希望管理人有成熟的品牌运营思路,能够在当地快速闯出名堂,提升终端市场知名度,而他及其团队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相对应地,王永福及其团队选择欧神诺则拥有充足的底气更好地开拓市场,充分发挥成熟运营团队的优势,与品牌一起走得更远。
除了以上三大维度,王永福还透露了自己与欧神诺的合作是有情感基础的,“大约在2000年,我曾在北京负责过欧神诺超市业务,有一定的感情,因此至今对欧神诺记忆犹新。”
胸怀大志 剑指西南地区标杆
成熟的管理团队+实力品牌,王永福手握两大开拓市场的利器,他的目标是将成都欧神诺打造成西南地区甚至全国的标杆。
据悉,王永福代理欧神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产品进行梳理并调整产品结构,打算借助产品区隔和门店展示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高度。由于产品区隔明显,尽管欧神诺总部在成都设有中心仓,但是成都欧神诺的大部分销售产品都存储在王永福自己合作的蚁安居仓库中,总部中心仓仅作为产品和货源的补充。
提及欧神诺的产品,王永福赞不绝口,显然非常信赖欧神诺的产品研发,对欧神诺即将发布的重磅新品也相当期待。
在渠道布局和分销商管理上,王永福利用成熟的模式和团队开拓市场渠道,提升原有二级代理的“基本功”,并启动网络直播等新兴营销模式,成立网络直播团队。王永福说:“目前成都欧神诺正在探索瓷砖门店新零售模式,如果成效显著将考虑长期大力发展。”
对于成都当前精装房比例上升、整装公司大规模截流的现状,王永福认为聚焦高品质客户非常关键,瓷砖商家应该通过设计师、家装渠道去服务好消费者。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传统瓷砖门店只出售材料的模式,成都欧神诺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家装成品交付。王永福介绍,自三年前他就开始做成品交付,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拥有相当完善的施工、加工流程。
王永福认为,成都的市场业态一直在变化,非头部瓷砖品牌一直在减少,但头部品牌从始至终都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体量。他非常看好成都市场,“无论是从城市包容性还是人口数量、市场消费力来看,成都依旧会有非常大的瓷砖体量。”
面对业态变化,他依旧相当自信,“只要行业在,我们就有信心做好,除非是行业不在了我们才没有这个信心。”
(中国陶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