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装饰

对标远景目标,设计在行走

——SIDP上海国际设计师平台“绿动·中国”第七场系列论坛侧记

□李兴龙

1月22日,位于上海松江九里工坊园区的SIDP上海国际设计师平台,“绿动·中国”第七场系列论坛在这里吹响号角。

本次论坛邀请国际著名Gensler 建筑设计公司副总裁、技术总监,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中心大厦设计师顾锷,台达集团照明事业部产品总监李华斌,同济大学博士、上海境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总经理朱子晔演讲。

对标远景目标,设计在行走

论坛现场,SIDP上海国际设计师平台创始人、知名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师吴曼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绿动·中国’紧紧围绕‘绿色’‘双碳’与‘可持续’关键词,深层诠释‘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建筑装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用设计的杠杆撬动新材料的应用,让设计与企业形成对接机制。”吴曼伦表示,“本次活动旨在以对标远景目标的眼光,传播顶层设计和先进照明,从中提炼出可复制推广经验,体现设计引领的市场效应。”

《绿色设计的革命之WELLHOME系列》是吴曼伦演讲主题。他认为,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为动力,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此,建筑设计产业的远景目标也要积极响应国家“以建设世界建造强国为目标,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质量安全可控、标准支撑有力、市场主体有活力的现代化建筑业发展体系。”“‘绿动·中国’的‘绿色’是宽泛的,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根本,涵盖新型能源、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健康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从理念到实践,把设计产业的互动平台资源转化为关联产业的共享资源。”

据悉,由吴曼伦创建的“绿动·中国”系列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新要求战略。该活动对标远景目标,召唤设计师去行走,凝聚绿色健康产业资源,组建一体化供应链资源,为用户、为政府、为行业提供专业的绿色设计、材料、建造一体化服务。行行重行行,绿色设计将一直行走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大路上。

去聆听,可阅读的超级“垂直城市”

作为中国最高建筑的上海中心大厦,其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天际线。顾锷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上海中心——超级“垂直城市”》演讲。

顾锷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29年工作经验,主要担纲超高层建筑设计,比如,在建518米高的“合肥恒大中心”、328米高的“南京世贸中心”以及完成方案330米高的“北京通州彩虹之门”等。聆听“上海中心”故事,让人层层走进“垂直城市”摩天楼九个区域,领略天际线上的一片世外桃源。

资料表明,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的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建筑主体为地上127层,地下5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基地面积30368平方米。2008年11月29日该大厦主楼桩基开工,2016年3月12日,总体正式全部完工 。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龙型”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2020年1月6日,上海中心大厦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的智造与人文、生态自然所体现的建筑美学是错综多元的,顾锷分别从“一座伸向天空的城市——垂直城市化,打造综合社会”的全景,一一阐述了现代化超高层建筑与本土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事实上,上海中心大厦的室内建筑装饰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室内室外生活融合的情感,体现在传统的‘石库门’建筑形式中”的理念和情感;在选择最佳建筑节能上,设计师“经过反复测算,上海中心最终确定旋转的角度为120度,有效降低了24%的风荷力,从而节约了5800万美元的结构材料成本”;在125层的“巅峰之器”上安装了“巅峰之眼”——酷似眼睛的雕塑,造型取材于《山海经》,被称为“上海慧眼”。整个126层空间打造成集科技、人文、艺术为一体的多用空间;“空中的社区延续了个人情感空间,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

整个演讲精彩纷呈,很多资料鲜为人知。顾锷用图文解开了“云霄城市”九个区域的“奥秘”;让聆听者在探秘中身临其境,领悟到了建筑是城市的第一文化;建筑是城市的凝固音乐。可阅读的“垂直城市”与天地自然的缠绕,一一诠释着这幢世界级超高层建筑里面的大千世界。

据悉,“垂直城市”对土地的极度高效利用,可以释放更多空间给城市绿地和居住空间,保证生态绿地的规模化和居住空间的中低密度,同时集中布置的复杂城市功能和超大体量有利于城市公共中心、活力中心、城市地标的形成。

走进台达,智慧照明点亮“绿色”之光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头戏——设计携手台达,打造智慧照明,反映了设计在行动、在对接、在带动的鲜明特征。

李华斌作《WELL绿色照明》演讲,他把照明光色,与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紧紧维系了起来。论坛会上了解到,台达无线蓝牙灯控BIC,实现了照度与光色的调整、控制,该产品除达成节能与氛围变化外,更可以实现个性化空间智慧照明。与会嘉宾在会场里体验到台达“双色温”灯具一键式控制,动态变化中的调节灯光时时处于调节变化,给人的场景心理带来舒适、愉悦。另外,该系统除了提供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光环境品质外,也可以搭配智能定位系统,提供相关应用服务。

李华斌认为,智慧照明已普遍成为人们的愿望。台达蓝牙无线灯控,其系统优势明显,不需立机、省去布线、便捷设定、高效智能、昼夜节律、健康舒适,是一种全光谱的LED智能绿色照明灯具,能广泛应用于高端楼宇、宾馆酒店、医院、豪宅、奢侈品店、精品服装店等场域。

李华斌详细介绍了U+抑菌222nm灯光照明系列。资料表明,这是一款世界领先的产品,可助力防疫、安全、健康,广泛用于机场、科技公司、高铁、医院等建筑室内。被誉为“时刻呵护人的健康”照明,让设计师大开眼界,给设计应用提供了“仓库原料”。

据悉,台达创立于 1971 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并在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信电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电动车充电、可再生能源、储能与视讯显示等多项产品方案领域居重要地位,逐步实现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愿景。1992年,台达在广东东莞开始设立生产基地,之后逐步扩展到江苏吴江、安徽芜湖、湖南郴州。目前,该公司运营网点已遍布全球,在世界五大洲近200个销售网点、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穿越,元宇宙与未来建筑设计

朱子晔以建筑设计师的洞见,把《元宇宙与建筑设计》演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念”与“应用”的高度。事实证明,元宇宙实践已进入了多层领域,并在通向未来建筑形态、人居环境、住宅装饰的时光隧道上创造着、穿越着。

他从四个概念阐述着元宇宙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一是数据流动协议与底层宇宙。他认为,元宇宙是平台的平台,能打破平台的壁垒,让“数据”和“数字”资源得到跨平台流动;二是高配版社交网络和游戏,是一个有元宇宙意义的社交-工作平台,让用户在其中创建内容和互动;三是元宇宙是一种阶段性的技术概念。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生态越发变得以互联网为中心,越发育,就越像一个类似大脑的智能巨系统。在这个互联网大脑里面,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都像一个大脑里面神经系统发育的产物,元宇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四是元宇宙不是空间概念,也不是技术概念,而是一种时间概念。

总之,元宇宙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是发展趋势。通过物联网数据,可以测量建筑健康和性能的具体指标,如温度和湿度,还可以增强物理体验。

结语:本次论坛三大亮点:一是世界一流建筑设计机构设计大师以前瞻性理念与实践成果,对上海中心大厦——超级“垂直城市”进行了场景式图文解说传播,空中城市的每个“街区”影像给人以震撼以憧憬;二是台达智慧照明与绿色设计的拥抱,再次凸显了融合、引领、带动的产业发展效应;三是“绿动·中国”系列论坛高度聚焦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更加激励广大设计师、企业家积极参与、形成践行“双碳”的澎湃势头。

2022-02-14 李兴龙 ——SIDP上海国际设计师平台“绿动·中国”第七场系列论坛侧记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043.html 1 3 对标远景目标,设计在行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