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真平
随着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提上日程,新城将成为吸纳大量高端人才的聚集地,集中优质资源的中心城区与功能分散的郊区联系将变得更密切。目前,新城的园区、住宅区、大量的基础设施正在新建中,其中就包括S3公路。
该工程作为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一环十二射”中的一射,是上海市东南部结构性放射线骨干道路,也是中心城区连接浦东新区、临港新城、奉贤区及杭州湾北岸经济带的快速通道。
S3公路总长26.64公里,分为7个标段。日前,记者来到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中交三航局二公司负责施工的S3公路新建工程3标段项目(以下简称S3-3标段)。S3-3标段北起浦东新区航头镇,南至奉贤区奉城镇,虽然只有3.365公里,却地跨两区三镇四村,川流不息的大叶公路把标段分割为南北两个工作区。
在南区,目前已能看到高架桥的初步规模。一根根高15米、光洁平滑的混凝土立柱已矗立出地面,主线是每跨由8片箱梁组成的桥面,桥身绵延数百米。“仿佛一夜之间家门口就造起一座高架桥……”住在大叶公路附近的村民感叹道。
告别传统湿法作业,迎接装配式大时代
事实上,S3-3项目部去年才拿下施工许可证。从场平、打桩、承台基础施工到进入上部结构施工,在短时间里,进度如此迅速,项目部是如何做到的?
项目经理王伟告诉记者,“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除了基础部分是现场作业,立柱、盖梁、箱梁都是在距离工地45公里之外的上海综合构件预制厂内完成的。”
该预制厂由S3-3项目部独立设计、建造,共有搅拌站、小箱梁生产线一、小箱梁生产线二、立柱盖梁生产线、钢筋加工中心5条生产线,具备3节盖梁、3根立柱、8片小箱梁的日产能,并配置高精度MEP钢筋加工设备及定型胎架确保预制构件精度。如此体量的预制厂在上海市也是数一数二。
采用预制构件生产、现场拼装的生产方式,好处显而易见:工程进度快,构件精度高,而且绿色环保。项目总工袁扣峰解释说,“原本在现场完成混凝土立柱的施工需要30多天,而在预制厂内生产7天就可以出厂,不仅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品质控制得非常高。”
在匝道部分,项目部采用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钢筋安装完毕后,不用焊接,直接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就能满足工艺要求,还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王伟自豪地说,预制厂装备精良,构件加工精度达到精密仪器的精度。比如盖梁有50多种规格,项目部用不到5种的模具就组合而成,既符合精度要求,又节约投资。箱梁底模都是不锈钢材质,出品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十分平整光滑,呈现出“镜面效果”。上海市建设工程质监站领导来这里检查时,对混凝土构件的品质赞不绝口。
据悉,2015年,上海市在市政工程项目中开展预制装配式工艺实践。中交三航二公司作为先行者,此前在嘉闵高架2标项目中进行试点、后来在S7项目中实践,这次在S3公路3标段应用预制装配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