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应用逐步深入,“高科技”放下架子走入工地,记者了解到,上海建工集团已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秒数”钢筋。
该集团自主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与5G技术的“钢筋云点数”微信小程序,通过手机拍照,仅用时2.3秒便可自动完成钢筋/钢管点数。截至目前,该小程序优化至V5.0版本,已在上海建工在建的上海大歌剧院、徐家汇中心、世博酒店等重点工程得到充分应用,并已对外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开放使用。
“钢筋/钢管云点数”微信小程序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自主研发, 2020年10月26日正式上线发布,其中的钢筋/钢管识别及点数核心算法全部由四建集团独立编写完成。截至2022年1月31日,小程序注册用户2800余位,调用次数约4万次,完成钢筋/钢管云点数约350万根。按照人工点数每根钢筋/钢管需2秒计算,人工不间断点数同等数量钢筋/钢管共需1950小时,使用小程序点数仅需32小时,点数效率提高60倍,显著提升了此项重复性工作的工作效率。
据悉,“钢筋/钢管云点数”微信小程序由小程序前端和后台记录管理平台两部分组成。小程序前端主要用于输入待点数钢筋图像、在线编辑图像、智能点数钢筋、校核钢筋数量、生成钢筋点数报告;后台记录管理平台主要用于实时记录小程序前端运行情况,包括记录用户姓名、所在项目、单位等用户信息以及使用时间、钢筋云点数数量、校核后钢筋数量等小程序使用信息。 (记者 时永庆 通讯员 陈硕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