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营造

“磨万先锋”

——记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公司中老铁路磨万段(老挝境内)项目部

在中老铁路建设中,有一支队伍承担施工的线路在全线的项目部范围内,里程最长,专业最多,施工工序最复杂,面临的困难也最多,施工速度却是最快的,从开工到完工,只用了642天。

半月完成了3个工区安家任务,20天项目部就开始正常运转;

疫情期间,分散在全线170公里线路上的员工,无人感染新冠肺炎;

沿途经过老挝北部南塔省、乌多姆赛省和琅勃拉邦省的磨丁、纳堆、纳磨、纳通、孟赛、纳科、孟阿、慧汉、琅勃拉邦等9个车站,四电工程线路里程达170公里,涉及通信、信息、信号、房建等4个专业,仅通号专业缆线敷设长达900余公里,连续642天安全施工无事故;

从2020年5月1日8名先遣队员面对疫情,逆行到老挝首都万象,到确保中老铁路2021年12月3日16时45分成功实现双向开通运营……

除了圆满完成四电工程任务,老挝北部乌多姆赛省和琅南塔省政府还相继为项目部颁发荣誉奖章。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公司中老铁路磨万项目部建设者,从我国长江中游重镇武汉赶赴老挝承担中老铁路期间,面对疫情和资源稀缺等诸多挑战与考验,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和“尽心尽责、实干实效、向新向前、共进共赢”的行为准则,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铁路建设者在异国他乡的中国铁军风采。

“磨万速度”:

20天项目正常运转

2020年4月底,武汉的封城令刚解除,南方公司信控分公司经理王时龙就接到重任,带领先遣人员在5月1日赶到老挝首都万象接任中老铁路磨万段四电工程任务。

王时龙等一行8人克服万难,如期赶到万象时,他们又犯难了:需要接受集中隔离观察。

在隔离期间,他们借助当地华人渠道,迅速完成了汽车租赁和距离项目施工最近的老挝北部地区乌多姆赛省房源调查,为项目进场“建家建线”打基础。隔离期结束后,王时龙亲自带队,一行人共3台车装上各种行李、四电工程设计图纸、安全防护用品和通讯工具等,赶往距云南边境不足100公里的乌多姆赛省。

在老挝,万象通往乌多姆赛的南北通道只有一条13号公路,从南部平原一路向北,虽然只有560公里,花在路上的行车时间长达18小时。到达乌多姆赛省已是第二天晌午。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老挝米粉店,三口并作两口,吃完饭后立即开始寻找安家的地方。

尽管由于老挝北部人口稀少等原因,适合建设项目部的房源十分有限,他们还是得益于隔离期间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和当地华人的帮助,只用了3天完成了项目部选址,7天达到了办公条件,15天完成了3个综合工区驻地生活办公条件,20天完成了项目部中心料库建设,为项目正常运转创造了条件。项目部安家速度在中老全线项目是最快的一家,被称为“磨万速度”。

步步为营:

为的是铁路物资一路畅通无阻

鉴于老挝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所有免税物资不得跨省运输。中老铁路磨万段四电工程和项目员工所需的生活和疫情防控物资二次转运,对比国内手续变得更加繁琐,加上道路运输问题,即便是物资出库了,也不能保证在限定时间内到达现场。

疫情后,中老之间仅有的两个口岸都处于封闭状态,很多在国内随处可见的小材料,如扎带、螺栓、自喷漆等在老挝无法采购,必须提前预定或网上采购再跨国邮寄。项目部物资部长付奇不得不提前准备相关资料报备到相关部门,再由相关部门出具正式文件与出库物资一起随行。

有的特急物资就通过走湄公河办船运手续,还有的走边贸进来,付奇经常随车从仓库到老挝磨丁口岸。随车押运物资在老挝13号公路行走,路上一堵经常就是五六个小时,赶到项目驻地经常是凌晨。

出于工作需要,付奇在南方公司磨万铁路四电工程管段内和周边城市的杂货店、贸易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目的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把施工所需的物资第一时间送到施工现场,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工程所需大宗物资需由厂商发货到中国磨憨口岸(部分物资还要发货到昆明检测合格后再发往口岸),在口岸卸货清点完毕工程物资后,再找国际物流贸易公司装车报关发往国外指定的仓库,所有四电工程所需的物资不得不频繁转运才能到达施工现场。南方公司便分别在昆明和磨憨口岸两地派驻专人协助磨万项目部,原来需要10~15天才能到货的物资,只用7天左右就可以到达指定位置了。正因为有了后方与前方的通力合作和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应对之策,磨万段四电工程所用的大宗物资才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路畅通地送达施工现场。

分秒必争:

每前进一步都在竞技中行进

2020年6月24日,磨万铁路孟赛信号楼打下了第一根桩。正在项目部员工准备撸起袖子不断掀起大干高潮的时候,接二连三的暴雨天气,使得原本安排得滴水不漏的工期开始打折扣。

根据当地的水文气象记录,从4月到11月份,一直是老挝梅雨季节,持续的雨天和高温,给信号楼和通信楼房建带来诸多困难。

与雨天搏斗,与时间赛跑,成了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抓紧点滴时间、分秒必争、科学安排施工生产的同时,项目部当机立断,增加作业队伍和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调整施工安排方案,见缝插针,错峰组织施工,把每天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用好用足,确保节点工期一天也不能耽误。

由于老挝北部山区的5个行政省普遍人烟稀少,磨万铁路贯穿其中3个省份,去哪儿寻找合适的劳务队伍这个难题出现在项目管理团队面前。他们便通过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与当地政府和商会,介绍了2支当地的劳务队伍,又费尽曲折从马来西亚聘请了30名中国房建技术工人,填补了当地劳务队伍技术力量的不足。针对房屋建设面临的实际,进一步完善针对房建专业的“六比一创一带劳动竞赛制度”和“两融一干一交一树制度”,改变以往劳动竞赛侧重于进度、质量和安全的“铁三角”现象,大力提倡通过运用创新工作室技术攻关,提高施工进度,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工程质量,实现从拼体力和劳力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新形式和特殊环境下劳动竞赛的质量。

正是因为针对房建专业采取“六比一创一带劳动竞赛”和“两融一干一交一树”措施,确保了后来的信号楼和通信楼房建工程赶在节点之前顺利封顶。对此,中老铁路磨万监理站特地发文通报表扬。

塑形塑魂:

时刻不忘肩负的初心使命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部党群骨干在磨万铁路四电工程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项目党支部通过对全体员工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员工在异国他乡牢固树立“重诺、坚毅、品质、共生”的品质个性。

一是“走出去”。项目部支部书记杨晓东请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领事和当地德高望重的官员给参建员工讲中老两国珍贵的友谊史和老挝解放与发展史,增进项目员工对老挝政府、民众和文化的尊敬、理解与友情。二是通过承办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委托的烈士公祭活动、四史教育和主题党课等活动,以及坚持“每日一小时”学习制度,加强对广大员工教育管理,强化广大员工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筑牢战斗堡垒。三是通过开展“无人岛大战”活动与后勤管理人员包保仓库卸货和组织员工前往抗美援越烈士墓瞻仰烈士纪念碑等活动,让广大员工感受组织的力量,时刻不忘自己和项目团队肩负的初心和神圣的使命,争当青春无悔的中国铁路建设者,安全、优质、高效、快速地把中老铁路建设成为造福老挝人民,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走向繁荣富足之路。

中老铁路全线通车不久,项目部被授予“中国铁建股份公司工人先锋号”,有20多名员工先后荣获地市(集团公司)级以上各种光荣称号。 (郑传海)

2022-03-03 ——记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公司中老铁路磨万段(老挝境内)项目部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250.html 1 3 “磨万先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