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特别报道

“夹缝”里巧打桩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在上海崇明区长兴岛最南端,中交三航局长兴2号船坞项目建设者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沉桩作业。

长兴2号船坞项目属于大型续、改、建项目,是在2012年已建设部分基础上改建完成船坞主体、护岸及附属设施等。项目建成后,有助于上海长兴岛打造世界先进的集总装集成、系统模块、核心配套、生产服务等为一体的全要素产业基地,实现我国造船核心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改建的第一步就是要新打9198根桩。“改建远比新建麻烦得多,之前建造的坞口基坑围护结构及部分桩基现在成了‘绊脚石’。”项目总工杨连佼介绍道。根据设计要求,新增桩基中有2500根要在已完成桩基区域内施工,且单根新桩要插入2根旧桩中间,这就使沉桩施工被限制在了一个仅有2.5米宽的狭小空间内。加之老桩于10年前完成,原有测控点位很难寻觅,无法精确定位,一旦新老桩相碰,均会报废。

锤击沉桩法显然不再可行,这种方式就像钉钉子,能保证桩基快速有效沉入,可一旦碰到原有桩基,在设备的重击下,损坏不可避免,探寻新的沉桩方法势在必行。“如果沉桩施工可以‘撤回’,当触碰到老桩时,既能避免桩被振坏,又能探清旧桩位置,岂不是两全其美?”想到这里,杨连佼立即召集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共同查阅相关案例,最终,一种静压沉桩工艺进入了团队的视野。这种沉桩方式较为温和,就像是按图钉,力量可控,探触到旧桩时,也不会使桩报废。为了实现“撤回”,项目团队将目光锁定在最下一节桩上,把桩长由12米改为16米,“一来旧桩位于地下14米,16米的桩打下去正好可以探到旧桩,2米的外露部分也给拔桩施工留出空间。”杨连佼解释道,“二来最下一节桩是最早施工的,只要将它打好,后面的打桩就顺利了。”经过试验,静压桩机加持加长版混凝土管桩,顺利解决了“盲打”难题。

敲定了沉桩工艺,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新增的383根桩需在已完成坞口基坑40米范围内施工,而沉桩产生的振挤土效应极有可能造成坞口基坑围护结构坍塌。项目团队联合多方专家研讨后,决定从沉桩顺序入手,即从基坑边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打桩,使挤土应力向基坑外扩散,保障沉桩施工的顺利进行。靠近坞口20米处的沉桩施工需要格外谨慎,该区域作业边界距离坞口基坑近,沉桩也密集,一旦打桩不合理,就有可能导致挤土应力向中间聚集,对坞口形成挤压。经过研究试验,项目团队在现有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从中间向东西两侧沉桩的方式,既能避免挤土应力向中间聚集,还能减小对坞口围护造成的扰动。为保证万无一失,项目还引进了一套监测设备,随时监测基坑围护结构沉降位移情况。当超过预设沉降位移安全警戒值时,监测人员会向施工人员发出警报,及时调控打桩速度。

“挤土效应对坞口围护的影响基本得到控制,施工效率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杨连佼高兴地说。目前,“夹缝”里的桩基施工已顺利完成,剩余桩基也将于3月全部完成。 (中交三航局)

2022-03-17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406.html 1 3 “夹缝”里巧打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