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市场瞭望

建筑业2022年:变化与进化

□胡 建

五年就像一个轮回,五年前的变化,可能五年后就成了进化。

如果能把时钟拨回到五年前的2017年,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就任,“贸易战”离我们还很遥远;2017年,我们还没有“新冠”,“德尔塔”还只是一个纯粹希腊字母“δ”,更没有这么拗口的“奥密克戎”;2017年,巴拿马宣布与大陆建交,台湾的“邦交国”仅剩了20个;2017年,十九大、“一带一路”论坛、国产航母、C919、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大家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切真的那么美好!

但对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来说,“2017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经历了风波,也承受了一些磨难。”

风波往往始于“谣言”,2017年6月22日上午,万达系列证券突然同步暴跌,至午间13时,深交所紧急公告临时停牌。坊间传言:“浦发银行、工行资管、建行上海等机构均要求其管理人清仓大连万达相关的债券。”万达回应:“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万达从文旅项目开始,开启了一段卖卖卖的艰难旅程。

随着万达的“断臂求生”,中国首富的接力棒也传到了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的手里,2017年的恒大,也是如此的意气风发,首先是业绩亮眼——恒大地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突破五千亿元,营业额突破三千亿元,现金余额两千八百多亿元。与此同时,恒大足球联赛七连冠,还给巴萨输送了“暴力鸟”。彼时的许首富,提出了“新起点、新战略、新蓝图”的“新恒大”,宣称要从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转变,要让恒大从“规模之王”朝“利润之王”蜕变!

2017年底,西北地区某设计院也是同样地意气风发,虽然恒大推出了打分排名制度,并且“高周转”导致一线设计人员压力山大,但稳定的业务来源预期下,设计院的高层谋划着组建“恒大事业部”,以提升服务恒大的效率。与此同时,“建筑之乡”某施工企业的年会上,高层领导的一通形意拳行云流水,与恒大的战略合作也是成果丰硕。

2017年的建筑业,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这一年,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10.5%,建筑业还是在高歌猛进中。

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及至年底,住建部发布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拉开了工程总承包的序幕。

《办法》的效果,立竿见影!

2017年9月底,福建某设计院会议室内,坐着四个人,正在商量从哪里挖一个人来,管理院里越来越多的工程总承包项目,他们最终从为数不多的名单中确定了一个曾姓候选人,这四个领导不知道的是,虽然企业人数不足百人,但从这个选择开始,这家设计院开启了规模近五十倍增长的奇妙之旅;这四个人更不知道的是,工程总承包对设计行业、对施工行业乃至对建筑业的深远影响就此开始。

与此同时,处于“同时空”的福建五线小县城柘荣县,一条只有517米的县级道路——上桥路东段道路工程,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工程,它的出名在于以1113万元的投资额成功吸引了全国1108家企业投标,仅投标保证金就有2亿元多,最终中标价是935万元。

时移世易,时间回到2021年底。今年冬天比以往暖和了一点,首富也变成了农夫山泉股份有限集团董事长钟睒睒,首次出现了一个企业比企业家出名的首富,但前首富许家印却遭遇了寒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经受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作为看客,我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躺平”了,政府派出工作组进驻了该集团。当年的万达面临的困难其实是空前的,它没有可参照物,而现在的恒大有万达的前车之鉴,连抄作业都抄不好,两相对比,军人出身的王健林决断与担当似乎更胜一筹。

而西北那家设计院的恒大事业部,跟南通的诸多施工企业一样,正在内部排查此次恒大事件的影响有多大,这个年关大概率真的难过了。

再看福建的那个曾经理,现在已经叫曾总了,在进入这家设计院后,工程总承包业务量突飞猛进,在2019年到达了顶峰,随后又经历了跳槽,到了更高的平台。

有人说,变化是永远不变的,世间的规律就是在熵与负熵之间的平衡、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人、事、势这三个要素,势可能最重要,人借势办好事,人逆势不成事,万达如此,恒大亦如此,及至的未来不管什么“DA”,变化的是名称,不变的是本质——房子是盖给人住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进化的阈值,暴风雨快来了。

建筑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被动的行业,没有投资就没有项目!建筑业的2022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年,地产业的震动有多广、烈度有多大,决定了2022年这个行业的“蛋糕”怎么分,有的企业有可能就此吃不上这个“蛋糕”了。与此同时,始发于2017年那个冬天的《办法》的效力正在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不管是设计院,还是施工企业——正在或者将要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乐观估计,再过五年,工程总承包将占据建筑业的半壁江山,工程总承包可能是建筑业进化的又一标志。

建筑业进化的另一标志——《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大概率会在2022年执行,以此开始,随着建筑业相关政策的不断规范,未来建筑业的竞争将进入高烈度竞争,“拓荣”现象应该会更加常见。

如果能让时钟再从2017年往前再拨五年,回到2012年的12月,我们就会在“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看到王健林与马云的唇枪舌剑与“一亿赌约”盛况。现在看来,当时有多么春风得意,现在就多么唏嘘感叹——果然“首富”是魔咒,凡人不能随便当!

(作者:科思顿企业咨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

2022-03-21 □胡 建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6429.html 1 3 建筑业2022年:变化与进化 /enpproperty-->